-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142
- 精华
- 0
- 帖子
- 368
 
升级   7.1%
|
工作现场的“飞豹”总师陈一坚
陈一坚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40多年,为歼教1、初教6、强5、运7、“飞豹”等多个飞机型号的设计研制贡献了本人的盛世年华与心血智慧,屡次破功获奖,是国防科工委任命的“飞豹”飞机原型机的总设计师,航空界著名专家,1999年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飞机疲劳问题专家
“在中国的蓝天上必定要有中国人自己制作的飞机在翱翔”。这是建国以后,从事航空设计职员的独特欲望。
1966年4月,为了攻破本国飞机一统海内民用航线的被动局势,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元帅发出唆使:以603所的技术力气为主,仿造、设计运7飞机。仿制设计“争气机”,报国有志亦有机。年青的陈一坚感奋不已,他感到此时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然而,合法他筹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来实现自己“献身航空,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时,“文明大革命”席卷而来。陈一坚被无情地从炽热的飞机研制火线横扫到“牛棚”里。逆境可以摧垮一个人,也能够培养一个人。
陈一坚从1965年起就开端体系地学习研讨“疲劳与断裂”,在“牛棚”里,他还牢记徐舜寿生前嘱托,思考着运7飞机测绘设计中的疲劳断裂问题,经常是一干一个通宵。
陈一坚学风正直,治学谨严,联合研制实际,主持实现了飞机设计手册、标准的编写,并著有多部学术实践论著,为增进航空技巧提高和人才培育付出了血汗。他酷爱祖国,献身航空,40多年间,为国防古代化建设做出了凸起奉献。共跟国的历史不会忘记,祖国的航空发展史不会忘却,国民不会忘记,“飞豹”飞机的驾驶员也不会忘记陈一坚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功劳。
恢复工作当前,陈一坚编制了中国第一份飞机疲劳试验纲要和运7飞机疲劳实验疲劳载荷谱。后来,他又主持编写了《疲劳手册》;与中国迷信院力学研究所的同道配合,编著了《微观断裂力学》一书,这是当时一本很有价值的研究微观断裂力学的专著。陈一坚由此成为中国有影响的研究飞机疲劳问题的专家。
本文为《航空世界》杂志供凤凰军事频道独家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