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260
- 精华
- 0
- 帖子
- 423
 
升级   13%
|
曾经森严的蒋介石官邸现在游人一直。
蒋经国官邸也已经人去屋空,图为小客厅。
蒋家孙媳妇蒋方智怡。
豪门自古多恩怨,名人身后是非多。蒋介石与蒋经国生前千万人之上,身后事也落入俗套后人为其日记的所有权对簿公堂,蒋家第四代重孙女蒋友梅告第三代孙媳蒋方智怡。此案在上周宣判前夕又呈现逆转,蒋友梅撤告。如斯这般,两蒋日记到底谁能做主仍是不明白,何时可能在台湾出版还是悬疑。
女人顶门立户
1996年蒋家门内第三代仅存的男性蒋孝勇病逝,年仅48岁。此时,蒋介石的士林官邸早已室迩人遐,而蒋经国的七海官邸也只剩蒋方良及轮流陪同她的3个儿媳,有“一门六寡”的说法(包含当时远居美国的宋美龄和蒋纬国妻子)。蒋家第四代当时都留学海外而且阔别政治,3个儿媳中也只有蒋孝勇的妻子蒋方智怡在国民党内任职,以蒋家后人的身份活泼在政坛,天然成为蒋家的发言人。
当年蒋方智怡凭一张丰腴圆脸而通过宋美龄的口试,因为这样“像一个大家闺秀”,宋美龄还难得第一次会晤就开玩笑说:“明明是圆小姐嘛,怎么是方小姐?”蒋方智怡不负长辈等待,始终努力表演蒋家孙媳的角色。特殊是在男人们都离世后,她出来顶门破户,全力保卫蒋家的名誉好处。
比方为了保护蒋经国的形象和照料婆婆的心情,蒋方智怡在章孝严改姓蒋时扮黑脸称“蒋家没有这个人”,责备“为什么不能考虑一个白叟(指蒋方良)的心境?”章孝严在公开场所称蒋方智怡的儿子“贤侄”,而蒋方智怡则以“立委”回称,公事公办,不留情面。
此次的日记案,也是缘于忧愁民进党的反蒋浪潮近于“鞭尸”,蒋方智怡为防意外,于2005年把两蒋日记送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讨所”保存,并以所有者身份在文件上签字。
身后长短不断
两蒋生前都有交待,逝世后入土老家浙江奉化溪口。因而,目前位于桃园的两蒋陵寝都是“暂厝”。2007年底,在位的陈水扁下令拆除驻守在两蒋陵寝的卫兵,并勒令限期移灵。蒋方智怡立刻将了陈水扁一军:“将两蒋陵寝移至大陆浙江奉化埋葬。”其子蒋友柏固然不外问政治,此时也支援妈妈:“既然不承认两蒋是‘元首’,那移灵就是咱们的家务事。”
由于公民党内也有不同声音,而且当时面临2008年马英九选举,怕挑动敏感神经,蒋方智怡后来搁置移灵话题。但两蒋日记的困难又摆上桌面。
跟着两岸学者对国共历史和抗日史研究的深刻,不少人盼望能读到两蒋日记。2006年“胡佛研究所”开放阅览日记后,两岸都有学者跟出版人到研究所抄写日记,有的还节选出版,但未免有漏掉过错。对此,台“中研院”提出正式出版两蒋日记,“胡佛研究所”表示只有有蒋家受权即可提交文本。蒋方智怡支撑出版日记,本认为签个文件就可行,没想到长居国外的蒋经国孙女蒋友梅杀将出来,表现婶婶一个人说了不算,本人也占有日记的所有权,并为此把蒋方智怡告上法庭。
这场官司当事人都未露面,皆为律师代劳。蒋方智怡的律师传话,蒋方智怡否认日记为全部继续人独特领有,乐意与“胡佛研究所”重签文件断定其余支属的所有权。兴许就是这个表态,令蒋友梅在宣判前夕撤诉。
何时出版未有期
蒋友梅撤诉,马英九欣慰。马英九通过发言人表示,曾试图亲身和谐蒋家争执,得悉官司有解,相称快慰。愿望日记早日出版,对近代史研究有所辅助。
台“中研院”原来方案去年底出版蔣介石日记,因这场官司规划搁浅。“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黄克武近日向媒体表示,因为蒋经国日记涉及的局部当事人仍健在,短期内不筹备出版,打算先出版蒋介石日记,共55本左右,分3年出完。最先出版的将是1945年所记的5今日记。他同时表示,蒋友梅撤告后他第一时光就打电话给蒋方智怡,确认蒋家后辈是否达成共识,是否还有出版志愿,但未获明确回答。
蒋友梅不告了,日记是否重获“生”机尚无定论。此时,还有法律工作者提出看法,即便蒋家人和解并达成共鸣出版日记,这里面仍有法律的灰色地带。蒋家后人争的是日记归属与治理的所有权,但出版要斟酌著述权,按台湾现行划定,著作权专属两蒋,不得继承。日记是个人私密的记载,暗藏很多不欲人知的细节,如在身后被公开出版,不仅波及隐衷权也涉及发表权。公开发表只有著作人才有权决议,除非两蒋生前对其日记有公然发表的表示,否则将是“非法”出版。
人情法理纠结一团,二位蒋先生的日记成了难题。
(义务编纂:郝保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