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025
- 精华
- 0
- 帖子
- 332
 
升级   1.25%
|
《纽约时报》关注到了相声这种传统的表演情势正逐渐在中国中兴,“就似乎是艾博特跟考斯坦罗的美国相声节目“谁在一垒?”(Who's on First?)”在得到政府鼎力支撑的情形下,在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中频频露脸。并将其归功于“郭先生在舞台上出色滑稽的表演”,并称“中国媒体将郭德纲誉为‘中国相声界的救世主’”:“因为他极具平民主义的滑稽感,时常对官僚、名流大加讥讽,被宽大中国老百姓奉为人民的好汉。”文中还表现,“过着片子明星式生涯”的郭德纲一年单就相声表演收入,就超过了2000万国民币。
有意思的是,在文章的开头,郭德纲被形容成了“中国版‘教父’”。“北京――夜幕来临,郭德纲戴着墨镜,大模大样地走进剧院,多少名穿着鲜明的男跟从紧随其后,他被请到了后盾一间文雅讲究的私家餐厅。一落座,立即成为全场的焦点。从本地赶过来的友人们纷纭向他呈上好礼,有美酒佳酿,有珍稀菇菌,也有一些艺术品……”
633粉丝
关注 正方
郭德纲极具布衣主义的风趣感,时常对绅士大加讽刺,深受庶民爱好。传统相声逐步在中国振兴,郭德纲功不可没。反方
相声表演化得贸易化,冲淡了其中储藏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当初的相声过于程式化,已经失去街头艺术原有的魅力。 美国《纽约时报》电子版截图
?辩论话题:中国相声现状考,传统文明复兴? 【支持正方】 【加入争辩】 【 支持反方】
上搜狐微博 与明星对话
扬子晚报的微博
633粉丝
扬子晚报的微博
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