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985
- 精华
- 0
- 帖子
- 330

升级   97%
|
(义务编纂:郝保明)
当天,十余家结合国机构在波恩市核心广场加入了“联合国日”留念活动。作为总部设在波恩的最大的联合国机构,《联合国气象变更框架公约》秘书处将与新华社合办的气候变化主题“新华影廊”图片展作为今年“联合国日”运动的“重头戏”推出。图片展共选用了20幅新华社精品照片,以电子大屏幕的方法真切展示了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非洲乞力马扎罗山跟中国祁连山等地冰川加速融化,南极冰层熔化危及企鹅生存环境、非洲之角连续干旱以及2008年初中国南方呈现特大凝冻冰雪灾祸等与寰球天气变化直接相干的场景。
宁普奇说:“这一由中国媒体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合办的图片展充足阐明,通过各方的合作能够很好地促进人们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意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公关和常识治理部主任凯文·格罗斯说:“这次图片展展现的照片十分有冲击力。图片凸显了气候变化给世界各地大众带来的挑衅,转达了全球加速和加大范围应答这一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要挟的紧急感。新华社通过这些震动人心的画面既彰显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威逼,也展示了将世界引入低碳和抵抗气候变化发展途径的实用解决计划。《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对此表现庆祝。”
波恩市长宁普奇和联合国意愿职员项目履行和谐员弗拉维亚·潘谢里驻足在气候变化展台前,听气候变化秘书处消息部官员先容了新华社与气候变化秘书处的这次合作,并细心观看了展示的照片。
潘谢里强调,应该让每个人都懂得气候变化对生涯可能造成的影响,特殊是对那些本身应对乏术的穷国的影响。应当让大家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人人有责。通过公正的合作,国际社会可能有所作为。
在新华社社长李参军今年9月访欧期间,新华社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签署了策略合作备忘录。双方批准以图片展等协作名目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公益事业。本期图片展是双方落实协定发展的首个配合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