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28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900
- 精华
- 0
- 帖子
- 284

升级   80%
|
尼采写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其中描述查拉图斯特拉上山隐居修行,十年之后悟道,一天凌晨起来,面对太阳说:「巨大的星球啊!假如不你照耀的这所有,你的光亮又有何用?」他的意思是:本人就像太阳一样,领有无穷的智慧之光,然而光明存在的目标,是要照射大地,使别人能够分享。于是,他下山回到世间,向世人宣讲他的哲理。这本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阐述,而是像随笔散文个别,其中充斥了各种寓言。
有一则很短的材料,谈到人的精神有三种变化,这里的「精神三变」之说后来成为此书招牌观点。尼采说:「人的精力会阅历三种变更。」第一变是变成骆驼,而后是变成狮子,最后变成了婴儿。
所谓骆驼,就是:听别人对你说:「你应当如何!」意即你是被动地接授命令去做事。我们年青时,不是凡事都依父母的唆使与老师的教诲去举动吗?在上大学之前,有时在念大学时仍然,如果完全让我们自由抉择,咱们反而会有手足无措之感。西方社会近代以来宣传自在,但是许多人宁肯废弃自由也不愿蒙受随之而来的义务。由此可见,「被动」是人类生涯的初步阶段,并且不是人人都有信心去解脱这个阶段的。
其次,到了狮子阶段,就是你对自己说:「我要如何?」一个人通常到了上大学的年事,阔别父母的视线,教学又标榜培育自主的性情,这时如果觉悟就可能成为狮子,可以由被动走向自动。一个人晓得自己「要什么」,代表他的生命有独破性,可以英勇的负起应尽的责任。勇者未免孤单,常常还须忍耐别人的质疑或讥嘲,就像庄子笔下的大鹏会受到蝉与小鸟的嘲笑一样。但是如果无奈跨出这一步,生命又有什么价值可言?ㄧ生之中只会说「我们」、「大家」,而不能自发「我」自己所要的是什么,那真是ㄧ种挥霍啊!当然,这样说并不象征要做个「唯我论者」,似乎宇宙是以我为核心在运行。因而,精神还须向上ㄧ跃,转化为婴儿。
婴儿又代表什么?就是:你现在可以说「我是。」在外语中,「我是」所用的是当初式,意即对面前的处境,无论好坏,我都可以确定及接收,并且视之为全新的开端。正如一个婴儿,布满无限的盼望,占有无限的可能性。对于婴儿,很多圣哲乐于用他为比方,像老子期许人们「复归于婴儿」,孟子以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耶稣声称「让小孩子到我眼前来,由于天国事他们的」。人在经历成长的考验之后,还能像婴儿普通单纯,满心喜悦地对待这个世界,这切实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婴儿对于父母完整依附,有如人对道的无比信念;因为道无所不在,所以婴儿的有待改变为无待,他不用等候任何前提成熟才去作任何事,因为他底本并没有任何事是「非做不可的」。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该停下天然就停下;这不是像大鹏到了九万里的高空,不费劲气就顺风而行一样吗?
婴儿没有「目的」要去实现,所以性命的每一?那都是目的,于是在任何情形下都有欢喜的情绪,由此使得存在等于喜悦。尼采所谓的「精神三变」,是对所有的人所做的期盼,但是真能如斯依序转变的,永远是少数。
转 ---------新浪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