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382
- 精华
- 0
- 帖子
- 115
 
升级   60.67%
|
相关的主题文章:
“填床”
做成虾饼
之前曾有记者致电冯绍峰经纪人梁砚
给生涯多一些阳光……
醋味即可打消
“33年前存的400元查了4月没查到”后续
汤婆婆家人将珍藏这张见证金融机构发展变迁的存单
中心提醒
1、历时数月,终于找到存款原始凭证,不在工行在农行
2、存款贬值,33年前可买一套房,现在连1平方米都买不到
3、储户家人,欲保存这张见证了金融机构发展变迁的存单
4、专家以为,收藏存单的经济价值不大,但有科研价值
家住成都水碾河的汤婆婆,1977年将400元存进银行,没想到33年后却遭受取款艰苦。汤婆婆的媳妇黄女士捏着一纸泛黄的存款单犯了愁:由于当年的中国人民银行牛市口营业所的招牌早已易主,奔走了4个多月还没有找到当年的存款记录(华西都市报曾报道)。
汤婆婆的400元存款到底去哪了?昨日,这起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终于尘埃落定:汤婆婆的存单记载最终被断定在农行,本来是农行工作人员在录入存户信息时,不警惕将汤玉莲的名字录成了汤域莲。
客户回执单上显示着:本金400元、利息438.18元,扣除利息税金2.36元,这象征着,汤婆婆33年钱存进银行的400元,现在能领取835.82元。
“这钱临时不取了,咱们要把这张见证了金融机构发展变迁的存单收藏起来。”汤婆婆的媳妇黄女士说,她筹备本人掏1000元,回家给汤婆婆“交差”。
存款记录找到了 在农行里
“黄女士,你好,汤婆婆的存款网点终于找到了。”10月22日晚,黄女士收到来自工行省分行营业部工作人员的短信,对方告诉她,经由几个月的多方查找,最终得悉汤婆婆的存款记录在农行牛市口支行。
工行省分行营业部综合治理部负责人罗先生,昨日通报了查找汤婆婆存款记录的全部情况。
该行工作人员得知汤婆婆的情况后,立即发展工作,与汤婆婆存款可能有关的几个支行都支配专人在浩如烟海的会计档案中翻查,并访问退休多年的老同道,还到中国人民银行核实网点变迁情况。虽经多方尽力,但仍没有找到汤婆婆的存款记录。
汤婆婆的存款时光为1977年,存款银行动中国人民银行牛市口营业所。而后来,中国人民银行的储蓄业务分辨划归给1979年景立的农行和1984年成立的工行。
“汤婆婆这张存单上的‘中国国民银行牛市口营业所’并不移交工行,存单上的两个经办人,经查实都不是工行的。”罗先生说,既然存款记录和经办人都不在工行,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这笔业务在1979年被划给了农行。
工行省分行的工作人员在征得客户批准的情形下,以客户的身份恳求农前进行查问,最终得知,汤婆婆的存款记录果然在农行牛市口支行。
网友互动:
2010年银行业公司金融服务评比考察
400元存33年 本息835.82元
昨日上午9点30分,华西都市报记者陪伴黄女士来到农行牛市口支行,她向银行出示了汤婆婆的存单和私章。
工作人员从档案室里拿出一本泛黄的按期账本,外用牛皮纸包装,厚厚的多少百页里记载着上万个客户存款信息。
“这里面都是30多年前的客户材料。”工作人员在其中一页纸上查到:汤玉莲于1977年5月31日的存款记录,存单账号61663,金额400元。
“为了找这条信息,我们费了不少的功夫。”农行牛市口支行办公室王主任先容,几个月前,黄女士就找到该支行查询汤玉莲的存款信息,但该支行输入汤玉莲的名字屡次进行查询,都未查到她的存款记录。
“电脑体系查不到,只有翻阅大批的人工档案。”王主任部署会计部分的工作人员进入档案库,终极从一摞一摞用麻袋封存的人工账本中,找到了汤玉莲的名字。
工作人员对这条信息进行倒查,才发明早期工作职员在录入存户信息时,将汤玉莲的名字误录成了“汤域莲”。
看到老账本上的“白纸黑字”,黄女士终于松了一口吻,她追问:“这张存单当初能掏出多少钱来?”
王主任解释说,和现在的“主动转存”不同,汤婆婆的存款一年到期后,都是按活期储蓄计算。
33年经过了几十次大的调息,最高的一年调息10多次,其间还产生无数次利率变更,有的年份还扣除了利息税,33年期间的利率该怎么计算?上至行长下至工作人员都摇摇头说:“这个计算太庞杂了,靠人工盘算基本无奈得出准确的谜底。”
工作人员将汤婆婆的名字跟存单号输入电脑,几分钟后,试算成果出来了,上面显示:本金400元,本钱438.18元,税金2.36元,本息共计835.82元。
存单有意思 家人决议收藏
“贬值得好厉害。”在场合有人连连惊呼,汤婆婆33年前省吃俭用下来足够买一套屋子的400元,现在只能取出800多元,连一平方米都买不到了。
“我们支行成破20多年来,像汤婆婆这样的情况,仍是头一次碰到。”农行牛市口支行曾行长说,这样的存单如果被银行收回,在15年到期后将予以烧毁,能保存下来的,都是百里挑一。
“更何况上面还盖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储蓄章,要晓得,中国人民银行早已不办理存取款业务了,这是一段历史的记录。”曾行长倡议,汤婆婆的这张存单保留完好,上面的印章也清楚可见,假如把钱取出来的意义不大,不如作为留念留作收藏。
黄女士打电话和丈夫商量,最终决定,要把这张见证了金融机构发展变迁的存单珍藏起来。如何回家向汤婆婆说明?黄女士说,她预备自己掏1000元,回家向汤婆婆“交差”。
“请释怀,存单在,钱就在,随时都能够来支取。”曾行长向黄女士作出许诺。
专家观点:收藏价值不大但有科研价值
“目前看来,这张存单的收藏价值不是特别大。”成都收藏专家李杰说,汤婆婆的存单是1977年的,从收藏角度来说,年代不是特殊长远,与汤婆婆存单年代相称的存单,在收藏界的数目还是比拟多,因而简直不值钱,“如果是‘民国’时期或更早时代的存单会值钱一点。”
李杰表示,汤婆婆的存单反应了银行某个阶段的历史发展,对科研机构来说,存在必定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黄女士说,南京农业大学一名老师看到华西都市报的报道后,曾自动和她接洽,表示想收藏汤婆婆这张见证了金融机构发展变迁的存单,用来作迷信技巧史方面的研讨。对这名老师的要求,黄女士表现,将和家人磋商后再作决定。记者 张运骄 摄影 吕甲 华西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