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赶紧注册吧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在《弟子规新解》付梓之即 [复制链接]

注意:1、各网友务必提高交友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参加非天府交友网官方举办的见面交友活动,以防酒托,饭托或引发其他危险;请详细阅读《天府交友网服务条款》和《免责申明》!

Rank: 1

升级  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3:31: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写在《弟子规新解》付梓之即
苏清杰
   日前,《弟子规新解》主编、中国有名财经作家张建云先生专程来京,嘱我为行将付梓的《弟子规新解》写篇序言。说瞎话,我当时真的有些停住了。
    要知道,为人写序者,多半都是圈内有影响的名人。特别是为《弟子规》这样的国学经典写序。而自己虽也混上过大学传授,却自知才学是如许浅显;虽也混上过报社主编,但自知胸中究竞有多少文墨。何况,在很大水平上又是为我的老师何俊田的《弟子规》楷书贴写序。一时,我自己也忍俊不禁,抑或是想起那首颇有些自嘲和调侃的打油诗:天下文章属三江,三江文章属我乡,我乡文章属我哥,我哥请我改文章。哈!现在为自己的老师,特别是为一个集诗书画为一身的书法大家写序,不“笑”才怪!
    与其说何俊田是我的老师,不如说是我的精力首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作为一个媒矿工人,参军到塞外一个坦克军队当兵。时任师政治部文明科副科长的何俊田,不知怎么知道有个会写剧本的“新兵蛋子”叫苏清杰(后来得悉,部队去接兵时他就交待:弄个能爬格子的来)。当时,北京装甲兵要办创作学习班,这个学习班又是何俊田去组织,下连不到三个月的我,硬是被何俊田选到北京去学习。
  创作班学习停止后,底本要任师文化科长的何俊田,却因宣传、文化两科合并而又到宣传科任副科长。为此,良多人都为他鸣不平。可他却对副科长的地位津津有味:“真要当了科长,我还有时间写书画画吗?”  
 恰是由于何俊田到了宣传科,我才有机遇在他的极力推举下,直接到师政治部当上了兵士报道员。时光是1979年9月。
 离老师何俊田近了,天然对老师有了诸多的懂得。当时加入过全军首届书法大展的他,无论是书法仍是绘画,都非常了得,而且常常还有诗歌、散文、小说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在当时的全部装甲兵体系,他是惟逐一个既是省书法家协会,又是省作家协会的双重会员。
  1981年我的老师改行回天津后,本想持续从事他钟爱的书画专业,没料到却调配到武清宣扬部。未几便利上了宣传部副部长,之后又是常委兼宣传部长,又是主管文教工作的常务副区长等等。我晓得,一贯有些高傲的老师何俊田,压根就不想当什么官。但那是个“哪里须要哪里搬”的年代,不论你乐不愿意,只有“组织需要”,你不会也不可能不去遵从。但老师比谁都更加明白:他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神,字画跟政务都兼而有之。正如鱼与熊掌不同兼得一样。但要让他彻底放弃书画创作,又无疑于让他废弃本人的性命。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老师除把政务干好之外,只好忍痛把绘画扔到一边,而把其余的时间都用在了训练书法上。因为创作一幅画占用的时间着实太长太长。而书法只要一纸一笔,稍有点时间就可开书。这之后,老师无论工作多忙,始终临池不辍,从未间断对书法艺术的心追手摹。
    品何俊田老师的书法,着实是精神上的一大享受。那之中确有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的奇特魅力。但作为他的学生,又不能多说什么,我深知老师的性格,更不想有“拍师之嫌”。但好在书坛的泰斗们对老师的书法早有评估。用启功先生的话说:“当今书法界能这么规行矩步写字的人可未几啊。而且,真、草、隶、篆都能上手,不多少十年工夫如何也写不成这样。尤其是楷、行、草书,真见功夫,看来器重传统的书法家仍有人在呀!”
书坛巨擎欧阳中石看到何俊田的楷书“千字文”骨力遒劲,构造独异,也连声夸赞,“写得好!写得好!方笔、圆笔、笔笔到位。结构也疏朗秀气,有韵味。”并当场题增“以书涣彩,切时如需。”
而和我的老师何俊田亦师、亦友、亦兄弟的一代书圣刘炳森,每每提起何俊田更是溢于言表,即使面对中心电视台的摄像机也丝绝不加粉饰:“在我众多的学生当中,确有不少已成名家,但我不能不说:何俊田是最优良的一个。”
固然有愚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本难懂的书。但我一向感到,读懂我的老师何俊田真的不难。终归是言为心声,字如其人。只要你静下心来,当真品品他已结集出版的《何俊田书法作品选》、《何俊田书法作品集》、何俊田《书法学习指要》、《何俊田自作自书诗百首》、《何俊田楷书自作诗五十首》,《何俊田楷书阿弥陀经》、《何俊田楷书茶经》以及他主编的《雍阳肩舆---刘炳森》,再加上这本由老师何俊田书写的《弟子规》楷书贴等,我信任你面前必定会顿觉一亮:与其说何俊田是书法家,不如说何俊田是书法实践家和书法实际、文学成就都极深的文化巨匠。如斯功力深沉,字字雄魂尽显的大家,在赵朴初、启功、刘炳森之后的中国书坛,又能找?几人?
读至此,你也许会觉得“序”之太远。但我不能不告知你的是,即将付梓的《弟子规新解》,是老师用他的10米楷书长卷―《弟子规》所拍得的10.9万元,全体用于《弟子规新解》的公益出版时,你兴许会就会感到“序”之有道了。
    假如说《三字经》更多地是在传授“文化”的话,那么《弟子规》则更多的是传授“文明”。特殊是在“文化与文化双重缺失”的眼下,《弟子规新解》的编者,把《弟子规》加以注音,加以中英文对比,加以大家何悛田的楷书综合?版发行,这不能不说是主编张建云先生的一大智慧和一大奉献。
(苏清杰:教学、研讨员、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防止被恶意盗用,在论坛中不得留下手机、QQ、邮箱等联系方式,否则将被屏蔽!,若有需要,请发送站内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赶紧注册吧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时尚 娱乐 成都婚庆公司 网站制作天府星空
Copyright © 2010-2011 天府交友(Www.Tflov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