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1-4
- 最后登录
- 2011-11-15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1
- 精华
- 0
- 帖子
- 9

升级   62%
|
唐屹婷:于无声处听惊雷--讲话不紧不慢,走路四平八稳,就连笑素来也只是微笑。你会感到,在他身上,可能没有惊喜可言。可就是这个“温柔”的男人,一名一般的工人,在短短几年里,骄傲地把“全国职工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榜样”、“全国职工优良技术翻新结果奖”几项国度级声誉收入囊中。曾经为解决一个技术困难,他连续7个昼夜不休息,6易方案,终极创效9600万余元。
“温柔”的唐屹婷
同唐屹婷聊天,他的语速安稳、稍慢。
“这和我的工作有关。刚工作那会儿,我胆子很小,所以凡事很警惕,到了井下,瞅着机器就发窘。后来,放开了,胆大了,但这一放一大就失事,被电打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简直是虎口余生:一米长的石头生生砸在我跟前,左臂被深深地划了一道,要是稍有偏差,我就没命了。经得多了,我又变胆小了,遇事不急,不再激动。”唐屹婷总结出一个教训:要干好井下工作,必需遇事不慌,“温柔”看待。
或者是他特有的“温柔”,让你从他的谈话里找不到半点惊天动地的细节。
记者问唐屹婷:“有人说你是矿上的‘技术大拿’、‘矿山专家’,你怎么看?”
唐屹婷说:“我就是一名在井下干机电修理的工人,怎好心思说本人是专家?矿上的事多了,我干好我的就行了,别的咱也不会。”
记者又问唐屹婷:“有报道说,你一个点子就能赚上亿元,是这么回事吗?”
唐屹婷说:“不的事。我出点子是为了修机器,就像你走路撞上了墙,你总得想措施吧?效益不效益的,我也没想过,重要是为懂得决问题。”
嚼着粉笔当米饭的唐屹婷
“干多了,时光久了,头脑里就琢磨这点活了,比别人晓得的多点,切实畸形。”你瞧他的获奖感言,多大事搁他嘴里说出来,都变得稀松平凡,别人能把一说成二,他要把二说成一。
可干起事来,他不这样。
“你看,在这两个电源之间有一个切换器,实在并不须要这样……”说起电路,唐屹婷不再温顺,纯熟、条理,让人印象深入。他是矿上处置辣手问题的专家。
2011年,杜儿坪矿井下风机局扇通风全体实行双电源、双风机。但因为切换器电路板太敏感,故障频发,频繁调换,直接影响井下局扇的正常运行和掘进工作面的透风平安。矿上请来的技术专家也对此一筹莫展。当时,换一台切换器就丧失3000元,没几天,几十个切换器就接踵而至地报废了。这么一大技术难题,摆在了全矿职工的眼前。
唐屹婷坐不住了。他白天上班,晚上在家画图揣摩,经由持续多少个日夜的重复实验,6次更改计划,他应用两台开关原有的电子元件将空余帮助接点迷信地衔接起来,不加任何附件,两台开关就能够彼此主动切换,解决了这一大问题。有关引导跟工程技巧职员经严厉测验以为,唐屹婷这神奇一招后果不凡。
那段日子,他爱人总结他是:放工赶车坐过站,嚼着粉笔当米饭,梦里还在搞设计,家里地板上画图案。说起这个,唐屹婷笑了:“还真是,那会儿家里喊开饭,我一听该吃了,顺手就把桌上的粉笔塞进嘴里。当初想起来,确切是当时太投入。”
饱含蜜意说矿山的唐屹婷
唐屹婷的专利,发生了良多惊人的效益。2011年,他潜心研讨的“信号电闭锁”及详细方法,在井下运输产生意外时,可及时发出信号,有效减少和防止跑野车、拉皮带等事变,进步了安全运输系数。这一技术已被杜儿坪矿及西山其它矿推广应用于胶带运输、轨道运输和开辟、掘进的运输环节,将矿井综合信号处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程度。
他的井下风机自动切换供电安装这项专利,创效9600万余元,已被几十家煤矿无偿应用、每年减少无打算停电停风5000屡次。
钱给矿上省了不少,专利也普遍利用在了多家煤炭企业,可唐屹婷什么都不要。问他怎么想的,他说:“假如你和我一样,30年生涯在这座矿山上,兴许你就懂了。”他告知记者,矿上忙的时候,缓和得像高速旋转的钻头,工人们就是一根根辐条和轴承,运转起明天将来夜不停。他忘不了那些漆黑的面庞、隆起的肌肉和厚实的脊背,这群漆黑的身影中,随意拉出一个,都比他苦累百倍。
他说,为了保险,他乐意把技术和别人共享。独木不成林,他和职工们一样,是这山上的一草一木。
“我爱这矿山,她是那样的形象可感,好像一条硕大的脊梁,有时绿莹莹,有时闪亮亮,有时黑洞洞,有时被涂上厚厚的各种油彩,有时感到我又在她的怀里,她抱着我、驮着我,看着我成长,伴着我入眠。她所给予我的,我都会用毕生的血汗予以收藏。”
唐屹婷在讲述的时候,是笑着说的,但眼角却明显挂着两滴密意的泪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