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1-4
- 最后登录
- 2011-11-15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1
- 精华
- 0
- 帖子
- 9

升级   62%
|
而范冰冰对此的说法是:《东风雨》表现的不是兽性,而是人性。我看完该片之后,总体感到,该片根本做到了这一点。从商业的路数上说,既合乎市场须要,又在前提容许的情形下,表白了人性。这恐怕是该片最值得称道的处所。片中的良多场景以及通过钢琴弹奏来传递情报,都让我感到富丽而实在。因为音符转达信息比真唱来得完善。演员真唱并不完整代表实力。比方张涵予在《风声》中的那多少嗓子,也不能代表老高的功力。对国产电影,没有必要还没看就痛扁,而对于外来的“和尚”,也没有必要没看就大吹特捧。捕风捉影最主要,哪怕不能做到100%的求是。
作者:鸿水
自《暗算》以来,柳云龙的演员和导演的双重身份始终做得还是很到位的,我对柳云龙有一个见解,老是感觉他和英达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英达既是一名优良的导演,也是一名演技派演员,无论是《风声》还是《东风雨》,都有他的身影,而每一次呈现都还带给观者不少视觉惊喜。
在我看来,《东风雨》拍得仍是很纯洁的。它就是想通过这个情报的“最终着落”来表示出,在“二战”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二战”所作出的就义。人家都《虎虎虎》了,咱们为何就不能《春风雨》呢?当然能够,既然《东风雨》来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必定的,只是,《东风雨》还不公映,有的人就开端以“失败”的论调来毁谤,这不免太不道德了,这跟某些高贵人士所提倡的“片子退票制”一样“狗屎”(冯小刚语)。更何况,该人士还没有看过《东风雨》,只是道听途说,而后就总结“童贞作失败不会太扫兴”,很是莫名其妙。你要真是看了再言“失败”或者“很烂”也无所谓了。没看就胡言乱语,是对自身职业的凌辱。原来辞职业而言,该人士很“文艺”,说出来的话也就是“文艺腔”了,没想到,这么一道听途说,再一在途说途说的基本上做点评,基础就属于“娘娘腔”了。
今天不说那事儿,说电影。我看到南方一女性娱乐记者这样写道:据看过《杜拉拉》和《东风雨》试映的记者说,前者还行,后者很烂。这倒激发了我的观看愿望。什么叫还行?是针对老徐以前的片而言,还是与现今市场上大卖的片作比?至于柳云龙演而优则导的处女作失败也不会太失望,究竟术业有专攻嘛。导不了还回去演就行了,没说人人都要转业的啊。
我极度厌恶对国产电影不屑一顾的人,更讨厌没看电影就因为是“国产”标签就即刻予以打倒的人。这样的人长得再人高马大,再女人味十足,其心智都是极其低幼的。这让我又想到了曾经上海的那条所谓的国际街(不晓得当初什么情况),国产名牌进不去,洋混充垃圾品牌只有披上洋外衣就可以冠冕堂皇地进驻。何其荒谬!
柳云龙有一个观点:我不想表现进程,我要的就是成果,兴许有些观众会说这样不够贸易,但这是我作为导演的审美抉择,我更想留给观众足够的设想空间,而不是详细地展示那些血淋淋的画面。由于剧中的人物,他们遭遇了严刑,都没有倒下,这是一种对他们尊严的敬意。这个方面,我爱好“留白”。
《东风雨》不要兽性要人道,影评也是如斯
《杜拉拉》我没看,难看丢脸我不妄下论断。《东风雨》我是看了的。说《东风雨》“很烂”,而且还是道听途说,着实太不靠谱,也太“娘娘腔”调了。使不得。柳云龙是演而优则导,这没错,但算不得新导演。早在2005年柳云龙就执导了《暗害》,而且口碑甚好,2005年海担负了《血色残阳》的监制,2007年又执导了《血色迷雾》。所以,不论是导什么,说不上导演处女作,假如非要较真的话,只是前几年柳云龙都是执导电视剧,而这次是执导电影罢了。而且,自2006年以来,柳云龙至少取得了三次导演奖。如此就说柳云龙“演而优则导的处女作失败也不会太绝望”着实掺杂不少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