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赶紧注册吧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起因是怕灰尘撒落在逝世者身上 [复制链接]

注意:1、各网友务必提高交友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参加非天府交友网官方举办的见面交友活动,以防酒托,饭托或引发其他危险;请详细阅读《天府交友网服务条款》和《免责申明》!

升级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3:25: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须宰羊接待,若无羊也得以最好的饮食招待客人。宰羊待客时,主人先将羊牵至客前,宴客人过目,客人表示满足,即行宰杀。进餐时,主人首先向最尊贵的客人呈上羊头,客人割下一块肉,客人往往互相谦让,请主人分肉。食毕,大家按伊斯兰教的传统做祈祷,主人整理残存,取走饭单,大家方能起身,如未收饭单客人起身,会被以为不尊重主人。
  (二)见面礼
  塔吉克族的见面礼标新立异,饶有幽默。
  男子平辈相见时互相握手,而后俯身互吻握着的手背,或互相拥抱;不同辈之间长辈吻幼辈之额,幼辈吻长辈手心。女子相见时,长辈吻幼辈的眼睛或前额,幼辈吻长辈的手心;平辈互吻脸颊,近亲之间则吻唇。男女相见,一般行握手礼;如男子是亲热的年迈长辈,则女子吻其手心。近亲久别重逢时有很多问候语并相互拥抱。
  (三)吻手礼
  吻手礼是塔吉克族见面礼仪之一。两人相见时握手,然后俯身互吻握着的手背。孩子们天天早上要对父母行吻手礼。男女互相见面时,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则要用手微微地按一下女的头部,以示敬意。
  (四)割礼与剪发礼
  男孩的割礼与女孩的剪发礼是塔吉克人比较看重的习俗。男孩割礼一般在6-7岁时举行,请宗教人士割,家长宴请亲友,以示庆祝。女孩一般在1-2岁时举行剪发仪式,尔后女孩即开始梳发辫,亲友带来礼物,表示祝贺。
  (五)尊重妇女的习俗
  塔吉克族有尊重妇女的优秀传统。如果一群人一起到某人家去作客,或者参加婚礼、葬礼、拜节等,主人未来客中年龄最大的妇女视为最尊贵的宾客,进门得请她先进,其他人则以先女后男,春秋先大后小的秩序进入,在塔吉克人室内炕上,右边为上席,左边为下席。客人进屋上炕后,女宾坐右边,男宾坐左边,女宾中年纪最长者坐右边首席,假如为客人们宰了羊,上肉时,主人将把他们认为最鲜美的羊头和羊尾装在一盘里,先放在年龄最长的女宾面前。见面时,幼辈男女都来吻女长辈的手心。
  另外,塔吉克人的加玛艾提哈那(相似清真寺)中设有女信徒的星期室,而其他穆斯民族的清真寺一般是不许可女性入内的。这也反应了塔吉克文明中尊敬妇女这一精良传统。
  (六)撒面粉以示祝福
  在塔吉克人的眼里、面粉是幸福的象征。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塔吉克族人撒面粉表示祝福: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肖公巴哈尔节”(迎春节)前夕,家家户户将所有器具搬到室外,彻底打扫住房,然后用面粉在室内墙壁上整洁地画数个Y型图案。据说,这是迎接新春,迎接幸福的象征,所以,家家都画。村中男女老幼互相拜节的时候,每到一家,这家主妇即在来客肩上撒一点面粉,以祝吉祥。面粉在这种场合被认为幸福的象征。
  在比拟民族学研究中,值得研讨的是塔吉克人用抛撒面粉互祝吉祥的风俗,跟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巨大史诗《伊利亚特》中所描述的希腊人的风气一模一样,古希腊人也是用抛撒面粉来互祝吉祥的。
  (七)开嘴仪式
  塔吉克族在孩子出生后,有许多有趣的习俗,每种习俗都有必定的讲求。婴儿生下后,如是是男孩,全家人则要隆重庆祝,并要由白叟在家里朝天窗鸣枪,以示庆祝,盼望孩子长大后像男子汉那样英勇刚强,并祝福他以后幸福。
  孩子生下后,无论男女,第一天都不得喂奶,在喂奶之前,要举行一种“瓦合陶吾达得”的仪式,也称“开嘴仪式”。这种仪式一般在第二天举行,如果是清晨生的,在晚上星星出来后也可举行“开嘴仪式”。主持仪式的人是家庭中的长者,他要用鹰或鸽子的羽毛,在木制的喂奶器里,蘸上放入的开水或是牛奶。在开水或牛奶里放有冰糖、鹰胆、意思是愿望孩子长大大胆和时来运行。羽毛蘸满开水和牛奶后,要在婴儿嘴上往返涂抹几回。这样的仪式结束后,母亲就能够给孩子喂奶了。
  (八)婴儿命名礼
  塔吉克人为婴儿取名,要举行一些典礼,首先要将宗教人士或长者请来,磋商如作甚孩子取名。(1)由父母商量,从所能想到的名字中选一名字;(2)为了留念故去的亲人,由他们的名子当选一名字;(3)塔吉克人先祖历史人物的名字有意思的时间和事物以及事件发生时的地点、时间;(4)帕米尔地域著名的地名、山名、动物名、河流名;(5)在伊斯兰教宗教典籍中筛选;(6)出身时间、地点或在诞生时所产生的事件。
  当孩子的名字商定好之后,宗教人士就将婴儿抱在怀里,对其耳大呼其名,之后祈祝祷,然后用一匙子在孩子嘴唇上碰一碰,最后,主人招待众位宾客。
  (九)交友
  交友是塔吉克族传统社交习俗之一。交友的规模是在陌生的家族之间:如果两个生疏家族中的成员交了朋友,通过他们的友情,这两个家族之间的关联也将趋于亲密。塔吉克人交友较为广泛,最隆重的交友仪式是手抚《古兰经》起誓。做梦为交友的先决前提。某人在梦中和一人交了友人,次日凌晨便前往那人家中,告知此事。对方兴奋地许可后,做梦者便请客举行交友仪式:客人到齐之后,做梦者将一头牛或一只羊牵扯到面前,向众人详细进述自己的梦,再请宗教人士祈祷,而后宰牲。宗教人士将《古兰经》分辨在两位朋友的胸部按一按,表示发自心坎并以《古兰经》作证。接着两位朋友热闹拥抱,表示他们已成为生死之交,众宾 客向他们表示祝驾。做梦者将一峰骆驼或一匹好马牵来当众送给自己的朋友。最后用宰牲之肉和好的饭食招待众位宾客。几天后,对方举行同样的仪式邀请大家,表示回礼。也当众给自己的朋友送骆驼或马。塔吉克人将这种朋友称作“毕生的朋友”、“生死之交”。
  婚恋民俗
  (一)择亲
  塔吉克人的婚礼色彩浓烈,气氛热烈、隆重,有些局面像诗一样精美,画一样动人。在旧社会,塔吉克人的婚姻大都由长辈包办。解放后,自在恋爱才蔚然成风。男女青年放牧时,在漂亮、安静的草滩上,互绝对歌,摸索对方心中的神秘,表白各自的心理。如果志同道合,他们就互赠定情之物。女的一般送给男方绣品,如手绢、烟荷包等,里面有时藏着杏仁,表示献上她的心。男的大都给女方送各种首饰。
  (二)提亲、订婚
  塔吉克人有提亲仪式。男方“代表团”由若干男子和一位年长的已婚妇女组成,带着礼物到女方家去提亲。所带礼物除衣物、首饰外,还必须有一只羊。女方“代表团”在自己家迎候,组成职员男女不限。这种场所,将来的新娘需得回避。男方“代表团”首先求婚,由一位年长有权威者作为代表,表示结亲的欲望,并说:“前来提亲不为罪过,未商讨好便走才是罪过。”女方“代表团”中惟一的“女使”,独自会面未来的新娘,亲手将戒指给她戴上,并将红头巾给她围上。在提亲仪式上,双方就约定好结婚的详细日子。最后,男方代表将带来的羊当场宰杀,请大伙儿吃喝,祝愿这新缔结的姻缘。提亲和定亲仪式是在众人面前公然进行的,不能有任何的瞒哄。
  (三)击鼓祝福
  婚礼前的六七天,男女双方家长便骑马外出,邀请亲友们家庭中最近发生了可怜事件的亲友(重要是丧事),到自己家里,宰羊设宴,热忱款待。宴前,家长们首先将一个“达甫”(手鼓),拿到宴桌上,然后说(粗心):“亲人们,过去的事,就让它从前吧,请你们辅助咱们,在我家行将降临的喜庆之前,擦干悲痛的眼泪,抖擞精力,使劲敲响‘达甫’,为青年人祝福吧”这时,每个客人便都在手鼓上敲几下,表示:悲哀的日子已经过去,赞成青年男女结婚前的娱乐活动。
  (四)婚礼日程的部署
  塔吉克人对婚礼非常器重,婚礼的日子一般选在天高气爽、牛羊肥壮的金秋节令。结婚要热烈三天。第一天男女双方各在自己家里筹备菜肴,亲戚开端前来道贺,他们带来的礼品正常是4-6个馕,在馕上摆放衣服、日常用品或首饰。最密切的亲戚送羊。母亲或长嫂在礼品上撒面粉,以示吉利。新郎穿着婚礼衣饰。新娘则躲在自己的房子中不露面。第二天各在本村范畴内举行更大范围的娱乐运动。在举办婚礼期间,前往庆祝的亲邻都穿最好的衣服。往往一家结婚,全村都沉迷在节日的氛围中。一般是在第三天上午迎亲。男女两家相距较远的,第一天新郎即往女方迎亲,越日返回男方家中。
  (五)新人沐浴,喜着婚服
  婚礼的第一天中午,新郎新娘各在自己家中要隆重举行沐浴净身、喜着婚服的仪工。新郎结婚的礼服为:吐马克帽上缠绕红白两色的绸带或布条,穿绣花的衬衣和外套,系绣花腰带,脚穿绣花边长袜和红色鞋子。新娘的结婚服饰为:头戴绣花小帽,帽前垂挂“斯力斯拉”(一排小银链),耳戴银制大耳环,在4根长辫梢上系大红丝穗。身穿红色长裙,外套大红袷袢。佩戴鲜艳的头饰、项链、胸饰和辫饰,穿花长袜和红皮短靴。新郎和新娘都在左右手小指上戴戒指,戒指上各系红、白绸带4条。
  一切准备停当,宗教人士面对新郎,为其高声祈祷,祈祷完之后,即时将早已准备在馕坑边的绵羊一刀杀死。为新郎的大礼驱邪,同时也是为新娘过门后的第一餐肉食。接着,新郎的父母及亲友争先恐后地往新郎礼服上撒面粉祝福。随后,在两名伴郎监视下,新郎用净水洗净全身,并在伴郎的嬉戏和赞助下,穿上新婚礼服。
  (六)拜德尔汗(婚姻之父)
  “拜德尔汗”为塔吉克语,双s减肥药直译即为“婚姻之父”。拜德尔汗是由女方提出,经男女双方协商断定的证婚人。新郎新娘将毕生敬佩他,犹如敬重本人的生身父母。婚后若有不和,也须找他调停。婚礼中,当宗教人士为新郎新娘祝愿时,女方家长要躲避,而拜德尔汗则必需在场。宗教人士祷告之后,拜德尔汗亲身让新郎娘同时喝一杯盐水,吃一口肉和镶。婚后的第三天,外家人、拜德尔汗和宗教人士来男家作客,这时,作为证婚人的拜德尔汗在世人眼前揭去新娘的面纱,这以后新娘方可加入家务劳动。
  (七)迎亲
  迎亲时,新郎骑上骏马,由一位已婚青年和一批未婚青年陪同,组成一支马队,奏乐着乐器前往女方家。一路上,骑在立刻的小伙子们一面叼羊一面唱着婚礼歌(国王来临),塔吉克人将新婚中的新郎比作国王。他们来到女方家时就更热闹了。女方家中出来许多人迎接,这时男方放出一只由男方带来的山羊,新郎及陪他来的小伙子们便骑着马去叼抢。女方的人则想法阻挡,打男方的马,不使对方濒临山羊。如若男方的人将这只山羊抢得手,就会受奖赏。塔吉克人将这一习俗称为“屯巴克”。当“屯巴克”进入高潮时,新郎骑马行至女方家门口,女方隆重欢送,新娘的两位女伴敬上两碗加了酥油的奶茶,新郎饮毕后下马。这时,女方的长者给新郎和拜德尔汗等人肩头撒面粉以示祝贺。新郎进屋时,女方的女宾们堵住门不让进,男方的一位有威信的代表即将以前商定好的聘礼交与女方,女方的几位长者则坐在屋内,一一查看收到的聘礼。女方挑拣出最好的衣服为新娘换装,男方的一位女宾进步屋为新娘梳妆装扮,而后新郎方可进屋,接着举行结婚仪式和叼羊等庆贺活动。薄暮时候,迎亲步队要出发返回时,新娘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及亲朋好友施礼辞行,感激父亲及兄长们的养育之恩。然后挥泪上马,与新郎同骑一匹骏马返回男方家。一路上伴郎们依然是催马叼羊,奏乐歌颂,十分热闹。来到男方家时,要在门前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地上铺着红地毡,婆婆端上加了酥油的奶茶,新娘新郎喝毕下马,男方的家人向新人肩部撒面粉以示祝福,这时新人方可进屋。
  (八)结婚典礼
  结婚仪式是男方来接亲时,在女方家举行。这时,前来参加婚礼的长者和亲友都要在场,新郎和新娘站在一起,各有两位妇女(一已婚一未婚)陪伴。由宗教人士海里派主持仪式并诵读《尼卡好那麦》(结婚之书),据说此书是塔吉克族哲学家纳赛尔·霍斯罗专门为男女结婚而写的,其主要内容包含家庭、人生、教导和哲理。这时,拜德尔汗端过一碗盐水,新郎新娘各喝一口,再吃点肉和馕,这象征着两人从此将生涯在一起。新郎新娘调换系有红白两色绸带的戒指。女方的一位妇女向新郎新娘身上抛撒糖果,孩子们便围拢上去抢拾,而后,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们逐一上前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贺。祝贺他们幸福圆满,早生贵子,白头到老。这时,女方父母走上前来,请新郎新娘就座,新郎则走上前去,对岳父母行吻手礼,以示敬重。众人吹打歌舞,向新人表示祝贺。女方家则以奶茶、酥油和点心等食物招待客人
  (九)离娘哭嫁
  迎亲队伍要启程返回了。这时,新娘在出嫁前,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及亲朋挚友,施礼辞行,感谢父辈及兄长们的抚养之恩。然后挥泪上马,与新郎同乘一骑,在《哭嫁歌》声中远去。
  (十)婚后三日揭面纱
  结婚后的第三天,即新媳妇进门的第三天,拜德尔汗和女方的有关亲戚及宗教人士来男方家做客,娘家人要带来好的食品、礼物和一只宰好的羊。新娘至夫家,要戴三日面纱,这时,由拜德尔汗亲手将新媳妇的面纱揭下,然后,给新媳妇拿来面、油、奶等货色,让她和面打馕,这象征着她将在新的家庭开始新的生活。男女宰羊招待女方的客人,并给女方的每位客人送衣料等礼物,如道路较远,男方就要留他们住宿。再过一段时间,新郎新娘须回女方家看望父母,女方的父母和亲人将宰羊招待他们,至此,婚礼方告结束。
  塔吉克人结婚,男女双方都举行婚礼,众人则给双方送礼,因而,从经济上来说,双方都不会亏损,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会有进益。所以,塔吉克人有这样的俗语:“婚礼是真主所赐之礼物”、“婚礼就是充裕”。这从一个侧面对这种景象也进行了阐明。
  丧葬习俗
  在塔吉克人的社会中,丧葬是很严正、很盛大的事。塔吉克人的丧葬风俗是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学说、古代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世界观和自古传承下来的习俗的混杂,在内容与情势上,是从简略到庞杂,逐步发展构成的。
  (一)净身
  在畸形情况下,死者在弥留前要留下遗言,死者的亲戚围坐在他身边,流着眼泪,静听他的遗嘱。宗教人士或成年人者望着将要去世的人念经祈祷,然后,替他合上双眼,用白布将下颚吊起。
  人死之后,马上派人去远近各处报丧,家里人将屋子收拾干净,然后由几位亲属将尸体停放在一块大木板上为死者净身。死者若是男性,剃净须发,洗净全身,若是女性,洗净头发,为其辫好辫子置于胸前。塔吉克人称此习俗为“台霍尔达特”。这样做,是为了让死者能干净整齐地去永恒的世界。如若净身有外人参加,须送死者的好衣物给他。净身后,须使死者头冲西方躺卧,用一张叫做“凯先干”的上有刺绣的盖尸布将其笼罩。死者头前和脚下各点一盏灯,尸体起码得停入一夜。
  (二)服丧
  死者若为老年人,服丧期为1年左右,若为夭折,服丧期为近3年。服丧期间,不容许穿红色或颜色明丽的花衣服,年青妇女不能戴项链、戒指、耳环等饰物。死者家里是一周内不洗衣物,男子两周内不理发。出殡3天内家中所有都被看作是不洁的,不动烟火,饮食都由亲邻供应。入葬后,葬家要大清除。送葬人将手脸洗净之后方可进屋,经由宗教人士长时光诵经后,丧家的饮食才算是干净的,丧家1-2年内不举行婚礼和其队任何喜庆活动,若不经丧家批准,村内也不能举行婚礼和其余喜庆活动。半年之内,除礼拜三和星期五之外,逐日天亮前,逝世者的家人要去墓前哭泣,白天要在墓前供上各种食品。远方的亲人也纷纭前来宰羊后到墓前祭祀。塔吉克人一年一度的肖公巴哈尔(即迎春节)、家家户户都要里里外外大打扫,但丧家却不外节,起因是怕灰尘撒落在死者身上。一般来说,丧家家人一年内不大声说笑,一年内常能听到丧祖传出的呜咽之声。
  (三)挽歌
  为死者净身后,丧家男性亲属即一字排开坐于地上哭泣;女性亲属则身穿蓝色衣裙,头戴蓝头巾,坐于炕上哭泣。吊唁者自外鱼贯而入,男子拥抱丧家男性亲属哭泣并表示安慰;妇女则握住丧家女性亲属的手哭泣。
  哭泣有固定的调子,人们按这一调子哭唱,将死者生前仁慈的性情和他的长处、他的奉献编为歌词颂唱。特别是妇女的哭丧很有情感,动人心弦。当一位妇女哭唱挽歌时,其他妇女则反复最后一句。每首挽歌的结尾都是“愿你的安眠之地成为天堂,愿你不朽的灵魂得到安定”,以此对死者表示祝福。特殊是对早逝者所唱挽歌最为动听,催人泪下。塔吉克人中有一些擅长唱挽歌的妇女,她们在民间很有名誉。因为唱挽歌是丧事中不可缺乏的礼仪之一,挽歌又有着一种特别的沾染力。因此,它又被看作是民间文学礼节歌中特别的一种。宗教人士和一些年长者并不赞成长时间的唱挽歌,他们认为这样会过火悲痛,过多的泪水在阴世会造成滔滔河水,反而会成为死者阴世旅途上的阻碍。因此,当妇女们的挽歌哭唱到热潮时,他们会露面安慰,使妇女结束哭丧。另一种说明认为无休止的哭唱是生者不满足的表示,将导致丧事再度来临。
  (四)吊唁
  塔吉克人办丧事不分亲疏远近、男女老少,但凡同村的人全部要邀请,但不发丧贴,只是派人逐户报丧。丧家依据将要前来参加吊唁的人数来做准备,如:丧饭、柴草、住宿、被褥、饲草等都要做充足的准备。对每一户人家来说,不管在何种情形下,备办丧事都是一件很重大的事,因为丧事的时间难以预感,若是准备不迭,那将很为难。所以,塔吉克人平时就准备着办丧事所要用的牛羊。
  塔吉克人的吊唁仪式肃穆而隆重,前来参加吊唁仪式的人良多,这一天村里的一切活动都要停滞,包括劳动、工作、家务。入葬的那天,吊唁仪式在丧者家中举行。殓衣缝制好后,将死者置于门前,丧礼由宗教人士赛义德或海里派诵经并主持。男人聚于一处做乃玛兹,妇女们则坐在一旁。做乃玛兹时不答应哭泣。死者入葬后,宗教人士还要再次祈祷,而后众人顺次吻死者家眷的手并劝慰道:“这是真主的旨意,切莫太难过。”之后人们洗手进屋,祈祷之后摆出丧饭。一般宰杀牦牛或黄牛,按规矩死者亲属不可食用。丧饭在塔吉克语中称作“派提法尔”。
  (五)出殡
  出殡除去宗教上的规矩之外,还有其他习俗。如死尸从屋里抬出时,要将屋子的天窗关好,并在炉灶里燃起烟火,若是家中的孕妇便让妊妇手托死者殓衣,从殓衣上抽出一根线束环绕在指头上,为的是日后出产安全顺利。如若死者是未婚女子,其尸身要精心润饰,让她与屋里的顶梁柱成亲,然后方可抬出。原因是姑娘下世间一次不能不结婚,这也是尽父母的任务。出殡前,死者的亲人要吻死者的手,与死者离别。
  送殡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如间隔较近,就裹在毡子里,盖上绣制的凯先干(盖尸布),置于梯子上(塔吉克人没有特制的抬尸架,而每家都有梯子,故抬尸时就用梯子),前后各4人,众人轮流抬着走。一般走得很快,路上停放3次。据说,这样亡灵去另一世界时便会道路畅通,不碰壁碍。另有一种解释,死者迷恋子女,或抬尸者中有其仇人或他不爱好的人,那么就会越抬越重,因为死者不满。
  (六)墓葬及其类型
  因为塔吉克人很早便转入假寓生活,所以每个家族都有自己固定的墓地,人不论死于何处,都要葬在自家的墓地中。据说,若葬于异地他乡,那里的土地不会接收他,死者的灵魂不得安宁。这对死者的亲属将是莫大羞辱。
  塔吉克人造墓亦有其特色。从时间上看,星期三不能入葬,因为这一天是创世的日子。
  星期五入葬的死者被认为是最幸福的,因为这一天入葬的人能见到真主。
  造墓时,由一人率先破土,丧家给其礼物,根据死者性别,男送匕首,女送剪刀。一旦破土,无论在发掘中呈现何种艰苦,都不许易地。据说人原来自泥土,当返回土壤时,他只能返回属于他的那一处。
  塔吉克族墓葬,以其地表建造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品种型:
  第一种,墓上塑有马鞍形泥饰物的墓。埋葬死者一周之后,在墓葬地表修一长方形墓台,墓台高半米,分二层,底层一般长1.5米,上层长1.5米,宽0.7米左右。在墓台上层南端,也就是上层通长的三分之二处,垒一半米高的泥三角架,架顶塑一个马鞍形泥饰物。马鞍形泥饰物上涂有地产的一种涂料,似天然石膏。有灰色和白色两种。死者年轻的,涂白色,年长者则为灰色。在阳光的照射下,上有涂料的泥饰物,闪闪发光,别具特点。其气氛异于一般坟场的悲凉与荒凉。
  第二种,墓葬的地表上,用土坯建筑拱拜。拱拜有穹隆顶和平顶两种。一个拱拜里边,有一至三座墓葬不等,墓葬封土上也修有犹如前述的马鞍形泥饰物。拱拜呈长方形。有的拱拜的四壁上,画有图案及人物像。这类建有拱拜的墓葬数目未几,在一大片墓地中,只有一两处建有拱拜,有的墓地则一处也不。
  除上述两种墓葬类型以外,还有石堆墓和石围墓。石堆墓是在石板木棍或木板封顶当前,在墓穴上沉积大小不一的石头。石堆个别高约0.6-0.7米。石围墓则是在地表用鹅卵石将墓穴嵌围起来,外形为长方形,大小与泉台一样,普通是2×1米。较早的伊斯兰墓葬大多属石堆墓跟石围墓。
  (七)灯祭
  在塔吉克族丧葬中,“苏拉吾派迪德”(直译为“燃灯”)这一仪式占领主要地位,由其内容与形式来看,这一仪式存在强烈浓重的宗教色彩和神话色彩。
  灯祭在入葬的那天晚上举行,据说这是正式送死者上路去阴世的仪式。灯祭由海里派主持,丧家将一只肥绵羊栓在炕前,预备在海里派祈祷之后宰杀。这只羊必须是绵羊,山羊往往被看作是精怪,由于绵羊温柔诚实。将羊宰杀后,用绵花和羊油制成灯捻点燃,这样就可为死者照亮去阴世的途径。按规则,由一位被称作“霍迪姆”的人将肉做熟。羊肉要全体下锅,不能剩下一星半点,羊血、羊骨及内脏要埋于洁净之处。羊肉中尚须加些麦子,这在塔吉克语里被称作“布吉”,由海里派诵《灯经》。诵读《灯经》之后。霍迪姆将羊肉从锅内捞出与众人食用,众人边吃边追忆死者生平业绩。死者亲属,如父母和孩子、夫妻、兄弟姐妹等忌食此肉。灯祭结束,丧家将羊皮和少许羊肉送与海里派,再给他披一长袍,作为酬报。
  (八)除孝
  若家中有人逝世,男子多少周中不理发剃须,女子不洗头发,不调换衣装。当服孝期快满时,邻里村人在尊长的主持下独特议定一“除孝日”,并提前告诉丧家。除孝日这天,每家主妇带上单数的馕(3个或5个)和一块衣料,男人则带上自己的剃刀和磨石,一起去丧家。众人聚齐后,主人铺好餐巾,为来宾倒茶。茶毕,女宾将带来的礼品放在托盘内双手捧送给主人,主人致谢。来宾中的长者从炕高低来。抚慰他们:“要服从真主的旨意,当初你们须愉快起来才是。”接着,丧家牵进一只羊来,祈祷后宰杀。肉熟之前,来宾们为服孝的男子剃须理发,为服孝的女子改换衣装。主人端出肉来待客。饭后,主人千恩万谢地为来宾们送行,至此除孝方告停止。
  (九)乃兹尔
  依照塔吉克人的习俗,除皮里克节(灯节)和库尔班节要上坟外,还要做4种乃兹尔,即3日祭、7日祭、40日祭和周年祭。这几种乃兹尔大同小异,参加者的人数、舍饭、诵经基原形同,均诵读《古兰经》。
  (十)敬烟
  通过敬烟或敬纳斯表示吊唁之意,是塔吉克族的习俗之一。据说烟苦凶事亦苦,用敬烟的方法安慰死者的支属,堪称“以苦抑苦”。当一个人哭丧时,其别人上前敬一点烟或纳斯,让他莫太难过。哭丧者接过烟或纳斯,即不再痛哭。另外,若与某位死者的亲属偶遇,也要敬烟,双方都能心领神会。某人从远方捎根烟给丧家,即表示不能前去悼念,务请谅解,也表现对死者的吊唁。
  (十一)诵经
  诵经为塔吉克族丧葬习俗之一,诵经仪式没有肯定的日期,一般为葬礼结束后一年内举行,也有延期举行,仪式要举行三天。丧家首先要准备一间屋子,将其扫除清洁,两个诵经阿訇进行,放一个羊质虎皮,枕头最好为新的,或者至少是洁净的,之后在枕头上放一本《古兰经》,由两人轮流诵念或同时诵念。除夜间稍作休息外,要持续念三天。这三天之中,一直会有亲邻前来访问,来人一般先入诵经房,手抚《古兰经》,然后用《古兰经 》触碰唇部和额头,之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防止被恶意盗用,在论坛中不得留下手机、QQ、邮箱等联系方式,否则将被屏蔽!,若有需要,请发送站内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赶紧注册吧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时尚 娱乐 成都婚庆公司 网站制作天府星空
Copyright © 2010-2011 天府交友(Www.Tflov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