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赶紧注册吧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其中之一 [复制链接]

注意:1、各网友务必提高交友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参加非天府交友网官方举办的见面交友活动,以防酒托,饭托或引发其他危险;请详细阅读《天府交友网服务条款》和《免责申明》!

Rank: 6Rank: 6

升级  3.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4:14: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孙中山 (1866-1925)广东香隐士

邹容 (1885-1905)四川巴县人

陈天华 (1875-1905)湖南新化人

蔡锷 (1882-1916)湖南邵阳人
100年前的今天,武昌城头的清脆枪声划破长空,千年帝制应声坍塌。一个簇新的时代,开端了!
然而为了开启这道“中国提高的闸门”,多少人泣血呐喊,多少人抛家舍业,多少人出生入死,多少人壮志难酬。为了民主共和,为了国家独立,为了民族鼎盛,他们别无抉择,他们没有退路。历史应当铭刻:他们,这样投身革命。
【邹容】 《革命军》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期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朽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蛮横而进文化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我祖国本日病矣,死矣,岂不欲食灵药、投宝方而生乎?嗟呼!嗟乎!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彷徨,此其时也,此其时也。
#8212;—1903年,邹容写下《革命军》一书时年仅18岁,他在书中第一次提出要树立“中华共和国”。两年后,邹容因言获罪病死狱中。6年后的1911年,更多年青人带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走上战场,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孙中山】 《遗嘱》
余致力公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在同等。积四十年之教训深知欲到达此目标,必需唤起大众及结合世界上以平等候我之民族,独特斗争。
当初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按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纲要》、《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持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意开国民会议及废止不平等公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实在现。是所至嘱!
#8212;—1925年2月24日,得悉本人病已不治,孙中山预立了三份遗言,这是其中之一。病危之际,他仍朝思暮想吾国吾民,殷殷嘱托“革命尚未胜利,同志仍须尽力”。
【陈天华】 《警世钟》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山河忍送人!万丈风潮大逼人,腥膻满地血如糜;一腔无穷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听。嗳呀!嗳呀!来了!来了!甚么来了?洋人来了!洋人来了!不好了!不好了!大家都不好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贵的、贱的、富的、贫的、仕进的、读书的、做交易的、做手艺的各项人等,从今当前,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唉!这是我们大家的死日到了!
#8212;—1903年,陈天华以血泪之声写下《警世钟》和《猛回首》,大声疾呼颠覆“洋人的朝廷”。两年后,陈天华在日本蹈海自残。辛亥革命暴发前,这两本书曾大批翻印,播下革命的火种。
【蔡锷】 《讨袁通电》
先圣不云乎,乱贼之罪,尽人得而诛之。况乃授命于民,为国元首。叛国之事实既已昭然,卖国之诡计行且裸露,此而不讨,则中国其为无人也已。呜呼!国之不存,身将焉托!而破国于今,抑何轻易。方合兆众为一体,一日千里,以改进其政治,稍一呆滞不进,已岌岌焉为人鱼肉是惧。况乃逆流回棹,欲袭中世纪东方奸雄之手法,弋取职位,而谓能够奠国家,安社稷,稍有常识者,当知其无幸也。袁氏对国家,既不自知其职责之所在;对于世界,复懵然不审潮流之所趋?
#8212;—袁世凯复辟帝制,倒行逆施,蔡锷信心组织护国军,动员讨袁战斗,“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这封讨袁电报发于1915年12月31日。次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发布撤消帝制。
【秋瑾】 《告女同胞》
试问天下不女人,就生出这些人来么?为甚么这样不公平呢?那些男子,每天说“心是公的,待人是要跟平的”,又为甚么把女子当作非洲的黑奴一样对待,不公不平,直到这步地步呢?
诸位,你要晓得天下事靠人是不行的,总请求己为是,当初那些腐儒说甚么“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这些胡说,咱们女子要是有志气的,就应该号令同道与他反对。
#8212;—上述文字摘自“鉴湖女侠”秋瑾的有名演说《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她提倡“男女平权”,将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联合起来。1907年,她留下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勇敢捐躯。
【林觉民】 《与妻书》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敢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满意快意,多少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就义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8212;—1911年4月24日,24岁的林觉民含泪写下《与妻书》。三天后,广州起义的枪声打响。林觉民和革命党人攻入总督衙门,力尽被俘,从容就义,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黄兴】 《绝笔书》
今日驰赴阵地,誓一马当先,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8212;—“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说的就是黄兴。自投身革命之日起,他时常受命于危难之际,搏战于枪林弹雨,为民主共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11年黄兴引导的广州起义,是联盟会革命史上最震动人心的武装起义。当年4月23日,黄兴向南洋同志发出这纸绝笔书。4月27日,战斗打响,他亲率敢死队攻入两广总督衙门,虽挂花仍保持战役。第二天,起义失败,72名义士殉难。作为统帅的他含泪写下挽联“愁看秋雨湿黄花”。
【宋教仁】 临终电报
北京袁大总统鉴:仁本夜乘沪宁车赴京敬谒钧座,十时四十五分在车站突被奸人自背地施枪,弹由腰上部入腹下部,势必至死。窃思仁自受教以来,即束身自爱,虽寡过之未获,从未结怨于私家。清政不良,起任改造,亦重人性,守公理,不敢有一毫权力之见存。今国本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放手,逝世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恳布合理,极力保障民权,俾国度得断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8212;—1913年3月20日,时任国民党代办理事长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两天后不治身亡,这是他在事发后发给袁世凯的临终电报。他至死也未猜忌明枪恰是来自袁世凯。
□本报记者 商西 收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防止被恶意盗用,在论坛中不得留下手机、QQ、邮箱等联系方式,否则将被屏蔽!,若有需要,请发送站内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赶紧注册吧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时尚 娱乐 成都婚庆公司 网站制作天府星空
Copyright © 2010-2011 天府交友(Www.Tflov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