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410
- 精华
- 0
- 帖子
- 135
 
升级   70%
|
刚刚上任一天的日本新防卫相被反对党要求辞职(材料图片)
中广网东京9月4日新闻 据中国之声《消息纵横》报道,辞职风波、竞选风波,余波未平,日本政坛又迎来换相风波。昨天,刚上任一天的日本新防守相被反对党请求辞职。具体情形,来看中心台驻日本特约记者黄学清今天(4日)清晨发来的报道。
一川保夫:对于安全问题我很业余
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彦9月2日颁布了其新内阁成员名单,现年69岁的一川保夫被任命为日本新防卫相。不外昨天,也就上任的第二天,这位防卫相就被日本的反对党要求辞职。
据报道,一川保夫被要求辞职的原因是,他在9月2日被任命的前一刻,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说:“对平安问题我很业余。”日本最大的反对党自民党称,一川保夫的这番自我评价证实,他并不能胜任防卫相职务。前日本防卫相石破茂还强调,“仅仅从这番评价上来看,他就应该从防卫大臣的位子上分开。”
实际上在之前已经有舆论指出,日本此次重要内阁成员几乎都不专业,例如,被任命外相的玄叶光一郎实在从未涉足外交,担负财务大臣的也是现年49岁、资格较浅的国会议员安住淳。
因野田佳彦与一川保夫私家关联很好
和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彦一样,毕业于松下政经塾的玄叶光一郎到任外相前几乎从未发表过外交主意,堪称是一张白纸。中国社会迷信院日本研讨所副所长高洪昨晚(3日)接收《新闻纵横》值班编辑卢燕采访时,这样懂得野田抉择玄叶的起因。
高洪:他出任外长应该说是比拟合情理的,因为野田佳彦跟他私人关系很好,另外也比较信任松下政经塾统一个体系出生的这些政治家,所以重要岗位这种部署并不奇异。
没有专业军人背景这是无比正常的
这张白纸能否承当重担?日本最大的反对党自民党显然持反对看法。对此,高洪并不批准。
高洪:一川保夫应当说也是民主党里边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这个人才他是农林水产方面的人才,他大略有将近20个国会专门委员会的挂职,只有很小的一块跟外交保险有所浏览,而且任职的地位并不高,我个人不以为这个问题会给野田佳彦造成致命的打击,或者说就必需强迫一川保夫辞职。由于究竟只是一个说法,文官统治下的防卫大臣,不专业的军人背景这是十分畸形的,缺乏这方面常识他实际上能够有一个积聚的进程,这个也不失为理由。
兑现“合适人放在合适职位上”的承诺
在这届饱受反对党诟病的新内阁中,玄叶光一郎并不孤独。新内阁之“新”,好像超越日本政界的预期。
首次入阁的官房长官藤村修、没有财政背景的财务相安住淳、前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华侨女性议员莲舫……日本新任首相野田佳彦的内阁一经亮相,可谓毁誉参半。
内阁成员是首相的左膀右臂,与以往组建内阁须要十天左右不同,这一届内阁的组建时光紧、义务重,既要在两天之内找到一群得力助手,又还要斟酌到民主党内部纷纷庞杂的派别好处,堪称难上加难。
在终极的内阁名单上,简直没有“明星脸”,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低调的务实派。除此之外,这届内阁的均匀年纪只有58.3岁,堪称最年青的一届内阁。其中多少个主要的位置更是由从未见经传的人物担负。称之为“菜鸟云集”的新内阁,并不夸大。
“低调的求实派”,与其说是野田对新内阁的评估,不如说是一种冀望。从发布内阁名单的宣布会开端,从野田到新任官房主座藤村修,这一点都被重复强调。
藤村修:新内阁的名单,兑现了首相“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职位上”的许诺,就像泥鳅满身泥满身汗,实现踏实劳作、务虚肯干的政策。
新内阁支持率65% 得政敌自民党支持
内阁成员信念满满,反对党频频发难,日本海内大众对这一届的“菜鸟内阁”,反映又如何?
经济界评论野田内阁是,各处配置了政策通的坚实的布阵。
依据《读卖新闻》3日的调查结果,新内阁的支持率为65%,是自实行此调查后的第5位。不支持的回答有19%。在详细的支持理由上,有48%的人挑选了“比之前的内阁好”,有17%的人取舍了“首相值得信任”,还有12%的人对政府政策表现等待。
逐日新闻的最新考察成果还显示,新内阁甚至受到了政敌自民党的支持。自民党内答复支持新内阁的占46%,回答不支持的占24%,比菅直人内阁的41%的不支持率低良多。
毕竟是否让野田如愿以偿还需张望
不管朝野如何谈论,在第一轮的较量中,新内阁仿佛率先博得了最大的成功:民心。这样一个匆仓促上马、用意以“适用”感动庶民的新内阁,究竟能否让野田如愿以偿?
高洪:我个人感到仍是需要看一看,是不是会获得异常好的后果,这个还不敢打保票,就是因为它组阁时间过短,这么短的时间里,人选是不是全体合适,是不是真是人尽其才,更重要的是这些大臣是不是经由政治健康的体检。
因为在野党方面必定会捉住你内阁当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金钱政治丑闻,假如你被对手找到了这样的问题,你内阁支撑率,内阁的稳固性要大打折扣。
一句话点评:风雨飘摇的日本政坛面临严格考验。
(义务编纂:张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