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193
- 精华
- 0
- 帖子
- 388
 
升级   9.65%
|
10月18日,以色列士兵沙利特(戴帽者)在被关押五年多后获释,他表示,对终于能回家觉得很“高兴”
2011年10月18日,家人迎接获释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
中新网10月18日电 综合报道,以色列一家电视台当地时间18日播出了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抓捕并关押5年多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重获自在的首段影像。报道指,以巴当天在些时候开始履行的换俘协议具备“历史性的意思”,虽然以方是用1027名巴囚犯换取士兵沙利特1人,看似“赔本”,但因为双方背地各有斟酌,实际上达成了一场互惠互利的“政治交易”。
五年牢狱生活 “无名”小兵成“名人”
据报道,以色列电视二台播出了来自埃及国度电视台一段时光不长的视频剪辑,视频显示,以色列士兵沙利特戴着玄色棒球帽,身穿灰色T恤,被戴着面具的武装分子送出一辆白色的小型敞篷卡车。影像显示,沙利特固然面容苍白,但看上去健康状态不错,步调轻快。四周挤满了欢送他归来的民众。
以色列军方发言物证实,在被哈马斯释放后,沙利特已经取道埃及,回到本人远离了五年多的以色列。2006年6月25日,时年19岁的沙利特遭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俘虏,从此开始了长达5年多的牢狱生涯。
一名以色列出租司机埃利曾说:“假如他是我的儿子,我愿望政府先尽所有尽力把他平安地接回家。”
据先容,以色列履行任务兵役制,很多家庭都有士兵或者准备役职员,大众表现,可能领会沙利特家人的苦楚。
多年来,沙利特的家人一直指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没有为沙利特获释努力,更长期在他的住所外扎帐篷,以示抗议。但在以内阁同意换俘协议消息传出后,沙利特的家人终于撤走了帐篷,满心欢乐地迎接他的归来。
从19岁的少年到25岁的成熟男子,沙利特已经从大名鼎鼎的小兵成为以色列妇孺皆知的消息人物,他的获释,是以色列当局用1027名巴囚犯“赔本”换取的成果。
“历史性”的换俘协议
沙利特被俘后,以色列政府一直试图通过换俘方法换回沙利特,但每每碰壁。终于在今年,以色列与哈马斯的会谈有了本质性的进展。本月12日,以色列内阁以26票支持,3票反对的结果,投票通过换俘协议。依据协议,以色列将先后释放1027名关押在以监狱内的巴囚犯,以换取沙利特的获释。
这一协议分为两个阶段执行:第一阶段,以方在1周时间内分批释放477名巴囚犯,哈马斯则释放沙利特以交换;第二阶段,2个月时间后,以方将再释放550名巴囚犯,以实现协议余下的责任内容。
18日,以色列最高法院驳回了一些巴勒斯坦方面袭击受害者请求延迟或撤消换俘协议的申请,为这一“存在历史性”的换俘协议的实行扫清了阻碍。巴以换俘打算于当天正式启动。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引导人哈茂德?扎哈尔(Mahmoud Zahar)18日发出新闻称,哈马斯已经释放了沙利特。
哈马斯武装组织的艾兹丁?卡萨姆旅早些时候泄漏,沙利特是“以无比庞杂和秘密的方式于18日凌晨8点15分(北京时间14点15分)到达埃及的。”
一名以色列军方人士流露,哈马斯在埃及接受了一个简略的身材检讨程序。美联社的最新消息说,沙利特获释后接受了首次采访。他对埃及电视台表示,他对于能回到故乡感到“很高兴”,也十分怀念家人及亲友。而就在一周之前,沙利特还在担忧“事件可能犯错”,自己还将在他乡被关押“许多年”。
加沙迎“归人” 三国派飞机接人
与此同时,以色列当局从深夜开始,分批开释477名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中的巴勒斯坦囚犯,其中包含450名巴勒斯坦男性,27名女性。据悉,首批获释的巴囚犯为96人,他们中的部门人已经通过连接埃及与加沙地带的拉法口岸,回到哈马斯所节制的加沙地带。
据悉,这96名巴勒斯坦囚犯中的部分人之前被关押在以色列南部的凯特祖里特(Ketziot)监狱。他们分乘三个车队,在埃及保险官员的护送下踏上返乡旅途。
据介绍,树立于1979年的拉法口岸是独一能将加沙地带跟外界衔接、且不经由以色列的陆路通道,它直接关联到150万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生计。2006年,以色列封锁了加沙地带。2007年,哈马斯组织把持加沙地带后,以色列增强了对加沙的封闭。尔后,约150万加沙人只能依附拉法地域的地下地道取得绝大局部所需物质。埃及从今年早些时候开端,发布长期开放拉法口岸。
消息说,数千民众涌向拉法口岸,迎接获释的巴勒斯坦囚犯,他们将举办隆重的庆贺运动,囚犯家属们则怀着着急心境等候家人回归。最新消息说,搭载首批获释囚犯的数辆巴士已经驶入加沙地带。
英国播送公司还征引拉马拉-巴勒斯坦卫星电视台的消息说说,三架分辨来自叙利亚、土耳其和卡塔尔的飞机已在埃及首都开罗国际机场下降,将各自搭载从以色列监狱中获释的部分囚犯返回各自的国家。据悉,将有10人回到叙利亚、15人回到土耳其、15人回到卡塔尔。
据报道,德国和埃及参加了达成此次换俘协议的斡旋活动。结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埃及在此次换俘协议达成进程中所做的努力表示确定。
看似“赔本” 实则各有考虑
报道指,此次巴以换俘举动是1983年以来范围最大的一次。1983年11月24日,巴方曾经以6名以色列士兵换取4600名巴在押人员获释。
这次,以色列用1比1027的代价,做了一场看似“亏本”,实际上互惠互利的“政治交易”。剖析称,此次交流协定对晋升哈马斯在巴勒斯坦人心中的政治位置与名誉很有利,也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内阁进步支撑率的良好契机。
今年9月,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受到美国与以色列的强硬反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核心主任李国富、北京大学中东问题专家王联教学向南方日报做出解读,认为以色列因巴“入联”问题遭遇不小的外交压力,如恰当调剂对巴勒斯坦强硬立场的举措,不仅对国内民众有所交代,也向世界证实了自己不愿在国际社会的对峙面。
中国古代国际关系研讨院中东问题专家陈双庆在接收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埃及在此次交换协议的谈判中努力斡旋,以色列或生机借此弛缓与埃及等阿拉伯国家间的关系。
专家表示,从中东大背景下看,以方对埃及平和求实的外交姿势,有利于它在骚乱的外部环境中找到支持者。
从以色列海内来看,以色列政府始终顶着“不全力营救”本国被俘士兵的压力,沙利特简直成了内塔尼亚胡内阁的一块“心病”。本月12日,当内塔尼亚胡称对在暴力抵触中损失亲人的以色列家眷的哀痛表示懂得,并宣告这已经是双方目前为止获得的“最好的交易”的时候,信任能在必定水平上助推以色列民众的支持度。
另据《巴勒斯坦时报》报道,国破阿拉伯巴勒斯坦大学学者Zakaria al-Qaq以为,巴勒斯坦两大政治派别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法塔赫跟伊斯兰抵御活动组织哈马斯存在政管理念上的较大不合。崇尚激进主义的哈马斯近年来处在下风,此次盼望通过和平换俘扩展其在本国的影响。
(义务编纂:马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