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906
- 精华
- 0
- 帖子
- 290

升级   81.2%
|
诚然,地震遗址纪念馆的建设、维护、运行,都须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收取必定的用度专款专用,客观上有利于保障纪念馆的畸形运作,也有利于人们的参观。但北川的地震废墟下,长眠着当地幸存者的亲朋骨肉,掩埋着全国国民的同胞兄弟,灾区的恢复重建,更融入了全国各地大众乃至国内外爱心人士的忘我援助、倾情贡献。参观遗址,目击地震的宏大损坏,寄托对逝者的深切缅怀,领会一方有难八方声援的温情激动,无疑是一次激发爱心的现场教育,一回触动心灵的精力浸礼。一张收费的门票,很可能会绊住曾经伸出援手的八方来客参观的脚步,损害到曾经守望相助的可贵感情。
网友“@王小山”微博贴图 资料图片
一得一失,利弊破显;何去何从,不言自明。要让地震遗址纪念馆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必要的经费保障当然必需妥当解决。或明白纪念馆的公益属性,将其经费纳入当地财政,或采用社会捐献的方法,多方张罗经费,集思广益,信任经费的问题总会找到大家都能接收的解决措施。
质疑者以为,收费涉嫌贸易化运作,这样做是对逝者的不敬;而纪念馆方面回应,30元的收费包括17元车费、12元综合服务费以及1元保险费,收费不以盈利为目标,仅用于遗址保护,并非“卖门票”。
维护好地震遗址,是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也是咱们对子孙后辈的一份责任。怎么更好地施展遗址纪念馆寄托哀思、教导后人的作用,是公众有必要也有权力懂得的事件。无论是纪念馆的经费问题,仍是如何扩展纪念馆的影响,都离不开公家的关心跟参加。如果当地政府和纪念馆的主办方能多一些对大众情感的尊敬,决议之前普遍征求公众看法,多方沟通,达成共鸣,眼下的争议或者基本就不会呈现。当然,当初这么做,仍然来得及。
(义务编纂:郝保明)
收有收的说辞,否有否的情理,一时仿佛难有定论。但假如抬高视线,在更大的范畴去细心考量,就不难发明这张小小的地震遗迹留念馆门票,不仅仅波及区区多少十元的收费,而是牵动着人们对灾区逝者的感情,触碰着社会对灾区恢复重建的关怀。
北川县政府微博“@北川”申明全文 材料图片
(新华时评)门票之轻难载情感之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