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144
- 精华
- 0
- 帖子
- 372
 
升级   7.2%
|
现在高校选修课有不少相称新潮另类:广州大学有个“生死学”专门教学生写遗书、立遗嘱,广东金融学院“恋情心理学”激励学生“牵手胜利”,华南农业大学大型真菌课考试是画蘑菇,河源职业技巧学院在全国首开一门“三国杀”选修课,也受到学生热闹围观……
广东人非常讲“意头”讲禁忌,就连与“逝世”发音相近的“4”都受到轻视跟排挤,以至有些电梯里“4”都被改成“3H”,但大学教养生写遗书、破遗言这样“意头”极其不良的课程竟然也能受到学生的欢送,这阐明了什么?是不是大学很多“意头很好”的课程已经无奈吸引学生了?
(实习编纂:许轲)
另类选修受追捧 印证教育很沉闷
新潮另类的选修课受到追捧,在必定水平上印证了教育的烦闷状态,但它仍旧不是最佳的课程选项。在各种杂乱观念思潮迭起的社会转型期,许多大是大非的问题正亟待通过教育得以厘清,我们的教育须要对好自己的焦点,否则抓小放大,只管可能由于新异赚点欢呼,但仍旧无法与良好的观念理念“牵手成功”。何龙
从上学的那天起,我就始终见识许多违背常识、诈骗学生的课程。为了测验成就,你岂但不能对这些课程说不,还得乖乖地把变态识的货色装进大脑内存,让本人的人格决裂。无论在中小学仍是大学,依然还有许多不良的世界观、价值观通过成绩的威胁,在源源一直地强迫学生去学习背诵,使得原来是启蒙启智的一些课程,变成倾倒反智反识的垃圾场。
在我看来,把写遗书、立遗嘱、画蘑菇、“三国杀”、学“牵手”之类开为选修课,别树一帜的成分多于实际意思。在咱们的教育界,最缺乏的是常识教育,是回复正常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可是,多年不正常的人文教育,已经扭曲了许多人的畸形观念。许多人从学生时期起,头脑已经被“格式化”,到了自己成为老师,他们用自己被“格局化”的脑袋来“格式”学生,以致谬种传播,造成堪任正凡人文教导的先生同样短缺。同时,从小开端的反智教育,已经造成“反智独特体”。这种共同体所构成的力气,有时足以威慑任何转变的打算,让试图恢复正常观点的人充斥阻力,甚至布满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