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赶紧注册吧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表现只有一排主筋 [复制链接]

注意:1、各网友务必提高交友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参加非天府交友网官方举办的见面交友活动,以防酒托,饭托或引发其他危险;请详细阅读《天府交友网服务条款》和《免责申明》!

Rank: 3Rank: 3

升级  85.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04:00: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相关的主题文章:

  
   只有点击城市名称就OK
  
   很快我就会把这些不快消散得一尘不染
  
   47]说起来人生的仆仆风尘不可能留一点回想&shy
  
   斟酌到外盘昨日停牌
  
   泡一杯浓茶...闭上眼睛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现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平均布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式: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 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破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
7
没有标注N 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
钢筋算量根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础办法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管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波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对于支座锚固的判定呢?
     当初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留神:由于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能够发明,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估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依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主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弥补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添了2d,箍筋计算时增长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真个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旁边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相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剖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不产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依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余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非框架梁的配筋简略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一般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划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要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说明请参考03G101-1阐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长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置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掩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详细体现在:
1、剪力墙包含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需要整考虑它们的关联;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情势;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分辨顶层与中间层,根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第一节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程度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暗拄与墙身相平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持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维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办法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端拄凸起墙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端布置)

                       



中间层   无变截面                                               中间层     变截面

                                                                 
                                   
         顶层       内墙                                   顶层     外墙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离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第二节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辨别边、中、角柱,要区分内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在组共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2、箍筋
第三章柱
KZ钢筋的结构衔接

第一章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本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牢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避免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个别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防止被恶意盗用,在论坛中不得留下手机、QQ、邮箱等联系方式,否则将被屏蔽!,若有需要,请发送站内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赶紧注册吧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时尚 娱乐 成都婚庆公司 网站制作天府星空
Copyright © 2010-2011 天府交友(Www.Tflov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