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499
- 精华
- 0
- 帖子
- 155
 
升级   99.67%
|
相关的主题文章:
他都会及时发明
什么叫梦幻
1. 将嫩韭菜择洗清洁
别逼我骂你
这是今天的主题
02. 《水调歌头》 ――苏轼
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怅惘。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疏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类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穷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宏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离奇的表现伎俩,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虽离奇,但不造作。内容丰富波折,形象光辉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情势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系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全诗雄奇豪放,瑰丽飘逸,是诗人继承屈原《离骚》、《九歌》风格的一首浪漫主义的优良诗篇。
李白 (701―762年),生于公元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迈飘逸,设想丰盛,语言流转天然,音律协调多变。他擅长从民歌、神话中吸取养分素材,形成其特有的绮丽残暴的颜色,是屈原以来踊跃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顶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弯曲委婉,极有档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幸运心理而”试问”,因不信任”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诘,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刻,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的词作,自成一家,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盘踞侧重要的地位。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诞辰(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布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所有,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勇敢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难得的。法国作家缪塞说:”最俏丽的诗歌是最失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洁的眼泪。”
03.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别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滚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沾染、被引诱的力量。歌的特点是不讲求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趣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目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08.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07.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然而,从发表之日起,这首词就受到了诸多歹意的攻打,引发了空费时日的争辩。有人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张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比方不当、缺少转折;有人说它词意稀少、平铺直叙;甚至有人说它是模仿之作、旁人代笔……断章取义且流于名义,竟视金玉如砖石。《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绝美,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这是诗中极品,只能梦寻偶得,绝非刻意雕刻;这是千古绝唱,源于灵感喷发,可遇而不可求。试问中华诗词的巅峰在哪里?李白的《将进酒》可比作昆仑,苏轼的《水调歌头》可喻为太行,而《沁园春?雪》就是当之无愧的珠穆朗玛!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确实获得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造诣,尤其是夔州当前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本人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优点,读者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可能领悟得出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照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单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杰出。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光绵长;第三句登楼远望,写出空间辽阔。在辽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悲痛苦闷的情绪,两相映射,格外动听。
12. 《短歌行》其一 ――曹操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酸甜苦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久长,千里共婵娟。
郁孤台下清江水,旁边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究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21.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词中表示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致,盼望幻想,一波三折,姿势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大方激愤之情,但景象恢弘,一反词作纤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线人”,充斥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
王昌龄(690-756),汉族。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殷?《河岳英魂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复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选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精彩,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利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遐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0.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毛泽东的诗词虽然仍依声韵,遵音律,采用中国传统的旧体诗的形式,但他却是”旧瓶装新酒”,为旧体诗的形式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有人曾从技能上批评毛泽东诗词作品,认为有些作品没有严格遵照音韵声律,甚至有重字等犯戒,又有俚语入诗词的习惯,这些兴许从传统诗词创作的角度该是成立的,但我们欣赏今人的作品,没必要非要拿古人的尺度奢求今人,亦步亦趋,以形式的来束缚内容,偏偏相反,我们可以说,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大胆翻新,继承古人又不拘泥于古人,形式上打破声律的繁文缛节,不以内容姑息形式,内容上取材用语大大拓宽,表现了更广阔范畴内的题材,表达了更丰富更瑰丽的情感世界。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以丰硕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事实种种情思和天然风景融合在一起,有谁能不觉得它的凄婉凄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远景物,即景而生情, 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落千丈。既做作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即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禁得信服得连连惊叹,感到自己还是临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面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 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的语言是相称美的。首先,大批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增强本身素养,佩带香草喻坚持修洁等。《离骚》 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 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 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范畴,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型。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北国景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内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月下花前何时了,旧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想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同属豪放派,与苏轼相比,辛弃疾少了一份旷达、一份雄迈,多了几许悲凉、几许苍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何等豪迈,何等雄壮!这是辛弃疾做不到的。全词基调虽是豪放,却流淌着一股浓烈的悲凉、惆怅之情。上片”千古江山”,起句伟岸、挺立,”英雄无觅”却笔锋一转,调子低了下来。这首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最优秀的爱国词作之一,历来备受后人传颂,有人甚至称此词为辛词之首。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诚挚感人的告别情绪和富有哲理象征的人生感叹,语言清爽优美,韵律悠扬婉转,完整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到。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神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小巧透辟的诗境。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哀伤。诗人将逼真的性命休会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出神入化的阶段。清末王?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24. 《出塞》 ――王昌龄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y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大陆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始终是我的最爱,毛泽东拥有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学涵养,擅长革故鼎新,古为今用。他能依据作品的内容抉择最适当的诗体词调,对诗词格律应用自若;有时严厉按古代韵书划定押韵,有时为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不拘泥。毛泽东诗词以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奇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善地表现了丰富而又簇新的内容。上阕以翻江倒海的气概,刻画了一幅广阔的北国雪景图,更隐喻了汹涌澎湃的革命全景。下阕以改天换地的激情,开展了一幅绚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度的全盘大计。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错而又浑然一体。艺术上足以令人神醉,情感上抒发拳拳至爱,军事上吹响成功号角,政治上评说文武之道。
十年生逝世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悲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6.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8. 《蜀相》 ――杜甫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毫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小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正人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式。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属短篇。但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昂扬的气势,使它成为后人称赞的千古名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喜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泰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由于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34.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作。这首诗,大概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写了秦蜀途径上秀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流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愁与关心。据说贺知章读至《蜀道难》时叹曰:”子谪神仙也。”《蜀道难》可以说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成名作。
16. 《登高》 ――杜甫
毛泽东 (1893~1976)伟大的无产阶层革命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高尚幽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发明气力、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奢华优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长久的诗史优势格绝殊的新状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简直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陶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在我看来,如果说毛主席旧体诗程度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人还持异议,但说毛主席旧体诗代表了当代旧体诗词的最高水平应当是毫无疑义的。我动摇认为毛主席旧体诗水平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水平,是中国旧体诗词第一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隐士。是有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广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成就。《水调歌头?明月多少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美和爱好。是独具特点,喜闻乐见的传世词篇。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世间往返驰骋的宽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出一己之喜乐哀愁的开朗胸怀、乐观情调相联合,便典范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这首《水调歌头》从来都受到人们的推重。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以为这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此说也是一点都不外分的。
我闻琵琶已叹气,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边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zhāo zhā)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06. 《虞美人》 ――李煜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代正式造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畅快淋漓之作颇为得意,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点,”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解脱绸缪含蓄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号。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射金银台。
霓为裳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床笫,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01. 《将进酒》 ――李白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无比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这首《月下独酌》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就五言古诗这一文体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憧憬。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任性自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歌的宗旨是展现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进程,富于理趣。前四句平易得犹如书面语,其实结构十分周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提问,第四句答复作结。高明在这种结构毫无僵硬的人为痕迹。读者的思路人不知鬼不觉被作者领导到第四句上去了。难怪连造语陡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贺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授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摩纷纭,无所适从。
33. 《龟虽寿》 ――曹操
15. 《饮酒》 ――陶渊明
05.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惟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诗人认为他们”同是海角沦落人”;其二,诗中的写风物、写音乐,手腕都极其高明,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严密结合,氛围一致,使作品从头至尾浸沉在一种凄凉哀怨的气氛里。其三,作品的语言活泼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