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27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412
- 精华
- 0
- 帖子
- 132
 
升级   70.67%
|
相关的主题文章:
曾被这样一句话深深激动“我会等你长大的”
还记得 从前咱们合照的那张照片
但解放碑步行街给我感到彼深
她又说了
大兔子不谈话
懂得空间更多最新日志,请记得加(艳杰工作室):QQ:307141609为挚友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重大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心疼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愉快,但书长短读不可。释怀,娘生你,就有方法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执拗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毛糙的巴掌,硬朗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寻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捷足先登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翻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 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爱好占点小廉价。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几乎把咱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取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你转给他。”熊师傅接从前,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仍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明白,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论什么米,我们都收。但种类要离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惊慌地恳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啼笑皆非,反诘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可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怒发冲冠,用简直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斥责:“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固执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么背回去!”
母亲仿佛早有预感,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眼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直变形的腿,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艰苦,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又向熊师傅说明,她始终瞒着乡亲,更怕儿晓得伤了他的自尊心。天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静静到十多里外的村庄去讨饭,而后挨到入夜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不休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立刻去告知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假如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巨匠傅的好心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终极知道了这件事,不留余地,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膏火与生涯费。三年后,儿子以627分的成就考进了清华大学。欢迎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地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窗有好多少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异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欢声雷动。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食粮。下面有请这位巨大的母亲上台。”
儿子怀疑地往后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信任给他的那份震撼毫不亚于波涛汹涌。于是,世间最暖和的一幕亲情演出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眼光暖暖的、轻柔的,一绺儿有些斑白的头发狼藉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这是一个实在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逝世了。娘儿俩彼此扶持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再醮,千辛万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微微、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笼罩了两面光怪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本人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