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763
- 精华
- 0
- 帖子
- 251

升级   52.6%
|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仅增长了6.1%,曾经让市场担心中国政府提出的“保8”目标是否实现。这种担心似乎是过剩的。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已经达到了7.7%,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了8.9%,由于增长的惯性和去年第四季度基数较低的因素,第四季度GDP增长甚至有望破10%,不仅全年GDP“保8”毫无悬念,甚至还同往年一样超额完成了任务。
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和处所政府的为增长而竞争,保障了中国保GDP非常轻易,只管这里面包括着银行坏账、反复建设和腐朽等显性和隐性本钱。但对CPI,中国政府掌控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从2005年开始,中国政府除了提出GDP“保8”的目标外,每年也都提出了CPI的目标,但不仅目标值的设定比拟随意,而且实际值与目标值也相差甚远。这种画蛇添足的作法反而降低了中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可托性。
实际上,中国政府并不是每年都提出CPI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第一次做政府工作讲演时就不提出2004年CPI的目的,当时GDP的目标是“保7”。但2004年CPI意外大幅上涨,同比增长了3.9%,比2003年加快了2.7个百分点,在2002年CPI仍是0.8%的负增加的背景下,令中国政府措手不迭。
因而,为了所谓的把持和领导公众的通胀预期,从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提出CPI的目标,而GDP的目标也一直是8%。因为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直到2001年,中国GDP增长一直在8%左右,据说只有达到了这个目标才干每年解决1000万左右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
但不管是GDP还是CPI,中国政府设定的目标好像素来都没有真正实现过。当然,GDP的目标不是没有实现,而总是逾额完成任务,自从2005年以来提出“保8”的目标后,中国GDP的增长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速度,2007甚至到达了13%左右,只是2008年回落到了9%,这也是与目标值最为濒临的一次,但中国政府此时却在担忧经济危机的要挟,颇有些叶公好龙的滋味。
当然,GDP增长老是多多益善,只有不带来重大的通货膨胀就好,但CPI的目标就不能“随意”制订,由于它同公家生涯亲密相干,假如实际值总是与目标值相差太远,不仅将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也将捣乱大众的通胀预期,影响企业跟公众的投资和花费行动。
从下面的数据能够看出中国政府制定CPI目标的“随便性”。因为2004年CPI同比增长了3.9%,所以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的目标是4%,但2005年CPI仅上涨了1.8%,所以2006年中国政府将CPI目标下降至3%,并始终坚持到2007年。2006年开端中国已经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CPI增长了4.8%,大幅超过了3%的既定目标,而且月度同比涨幅还在一直扩展,于是2008年中国政府趁势把当年的CPI目标设在了4.8%的程度,但2008年CPI同比增长却高达5.9%。
在持续两年没有完成义务后,2009年中国政府把CPI目标设在了4%,但2008年5月份以来,CPI已经在不断下滑,而且2008年12月CPI同比涨幅仅为1.2%,中国政府设定4%的目标可以说是毫无情理。2009年2月以来CPI一直是负增长,要实现4%的目标多少无可能。事实上,中国政府本人仿佛刻意疏忽了CPI目标的完成情形,比方,2008年和2009年的政府工作呈文,在总结上一年的成就时,都遗遗漏了CPI这一指标。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上世纪90年代崛起的货币政策目标实践,但中国目前还无奈真正树立“通货膨胀目标制”。首先,中国央行缺少独破性,不可能仅仅以通货膨胀作为目标,中国央行身上还肩负着汇率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特殊是如果要保持汇率的稳定,就很难保证国内物价的稳定,因为这样会使货泉政策局部损失独立性,难以有效针对国内的物价水平作出调整。
其次,货币政策的传导门路不畅通,导致通货膨胀目标可能失真。好比,如果依照通货膨胀目标,由于目前中国CPI还在负增长,好像还应加大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行力度,但实际上却是货币政策在传导进程中冷热不均,对政府和国有部门来说宽松过火了,而私营部分却仍旧很冷,这也导致了目前的货币扩大还没有传导到物价上来。最后,中国CPI自身的分类和权重设置就不是十分公道,无法实在反应实际的通货膨胀情况,由于猪肉等食物价钱权重过高,坊间也把CPI戏称为“China Pig Index”。
从另一个意思上来说,如果中国不通过海内经济构造的调剂来降低对外需的依附,国民币汇率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因为受到稳定汇率的掣肘,中国很难有效地管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目标必定要让位于汇率稳固和经济增长。兴许,通货膨胀就像一个“黑天鹅事件”,当时不可猜测,但事后可以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