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3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884
- 精华
- 0
- 帖子
- 282

升级   76.8%
|
注册时间2007-01-01
最后登录2011-10-22 在线时间10164小时 发帖10650
搜Ta的帖子
精髓8 吃喝币52288 拜访TA的空间加挚友用道具
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从入门弹到了“酒狂”,我晓得古琴的学习不应当如斯功利疾速的。
可一想到十几年前就很想学习这门乐器,而白白挥霍了整十年的时光,就心如火烧
于是拼命的学。 畸形节奏一个星期上一次课,我一礼拜非得上两次。
向老师承诺:我当初快捷的赶完这些曲子,等过段时间回到东北,我必定每天在家细细消化它们。
学琴的时候是初秋,琴馆外的树叶由浓绿变金黄;分开成都的时候刚入冬,那时满地枯叶翻飞。
我抱着琴上了飞机,带它回到东北的家。
这是一把曾老师亲身研制的琴,“仲尼式”。
曾老师吹奏卓然成家,斫琴技能高深超群。
领略过曾老师的的不凡琴艺,他白叟家台演出奏一曲“流水”,在听众如雷掌声中漠然洒脱离场。
后来在国民公园邻近,我看到他骑着电瓶车身后背着一把琴,一晃而过的身影。
在川息人流中,谁会想到,这位一般的,有些谢顶的老人,是前日在上演大厅取得最残暴鲜花与掌
声,名震国内外的一代古琴巨匠呢。
学琴之初,直接在曾老师处请他老人家和小张老师为我筛选了一把“曾琴”
对初学者来说,兴许有点奢靡,可我庸俗的暗想:
即便未来不弹,最少也能当成一个传家之物留传下去吧?这个物品比古董摆件可切实良多
能弹能听能观赏,
待我百年之后,子孙们拨动琴弦,他们能闻声老祖母的殷殷嘱托之言,皆在这琴声中。
走前小张老师吩咐我要把琴放在不要干燥的地方,四周要给它摆一盆净水或者动物。
回去当前才失望的发明,在这个严寒的处所,哪里能找到半点“不干燥之地”。
屋外的雪窖冰天+家中的暖气,对我的琴是致命损害。
南方的橘子种到北方焉能存活?
琴乃闲情雅趣之物,这片千百年冰雪气象,人人都在为捕食糊口奔走的土地,如何能养琴?
天天听到琴的岳山,琴轸,在干燥的空气中发出噼噼剥剥的声音,心都抽紧了。
在成都,琴弦很长时间才须要一调,在东北,一天音就全变,上松香粉都杯水车薪。
终于有一天,七弦断了.......紧接着,六弦也断掉了......
底本打算着每日在家清茶素琴,随那两根断弦,弄得兴趣全无。
下雪天,一把断弦琴伴着失踪的女人,孤寂的在窗边喝茶,看着对面屋顶那只往返散步毛色班驳的
老猫。
把琴带回成都已是早春,请琴馆的师兄帮忙上好弦,,琴身上了核桃油,弹起来总有沙音。
老师说“你回去抱着它睡多少天吧”
我楞住了,想我善于养孩子养小狗,也懂如何养紫砂壶,想来养壶与养琴是一个套路,可没据说有
抱着琴或者壶睡觉的秘诀啊。
向老师究其起因,她笑而不答。
晚上照例将琴放在膝头抚弹一番后,迟疑片刻,把琴放到被窝里,摆好一个地位,我顺它躺下。
冰冷的琴身令我无法濒临,更别说抱着它睡觉了。只得用手抚摩,想把它弄得温热些。
黑暗中,我机械的一遍遍抚摸这冰凉的木头家伙,温度一点没变。
咬咬牙罗唆全部身材靠上去,用搂住情人的肢势搂住它。
冰冷笼罩了全身,我把持住身体不要发抖,尽力安静的与它相拥。
直致完整习惯了它的温度,有些昏昏欲睡。半梦半醒中,喃喃念道:你受苦了吧,对不起,对不
起。。。。。。。
抱着这样一个大家伙始终无法深度入眠的,黑暗中睁大眼睛,突然清楚了老师对我的问题不答
而只是一笑的含意。
假如定要给出一个迷信的说明,应该是用体温恢复它之前所受的干燥的创伤。
犹如紫砂壶总得用烫水去淋壶的名义,用柔软的布一遍遍擦拭,久长保持,壶能如玉般温润,泡出
的茶水更有味道。
再美的玉,若不人长年累月的佩带,始终无法祛其涩,无奈成为一块灵玉。
我的琴,本该生涯在滋润的成都平原,经我逐日弹奏,抚摸,庇护,褪其新木的火气,青涩,逐步
温润起来。
时光是一把轻柔花洒,喷薄连绵水雾
时间之水能雕刻世上最坚挺的物品,也能让其化为无形。
我的琴音,时光中由生涩转为熟埝,相融相和,相跟相谐,乃至佳境。
UID:123851 |
|